【廊桥寻梦】摄影之旅--云中大漈


标签:
摄影原创浙江古建 |
分类: 中华大地 |
时思寺是一座非凡的古刹。说他非凡,出于以下几点原因:

梅花白色的花瓣上缀着晶莹的雨滴,在清风中微微颤动,抛洒出点点玉珠;被雨水打湿的枝干更显苍劲。

今天的拍摄重点是:时思寺(宋元时期建筑)
时思寺位于景宁县大漈乡,为宋元时期建筑。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相传梅氏一六岁幼童守祖父墓,居庐三年,不离其侧,宋高宗闻报,旌表其人为“孝童”,其庐为“时思院”。明洪武元年(1368)刘基书额“时思道场”,明宣德元年(1426)改院为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汉式布局建筑群,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为江南现存宋元时期主要建筑。
时思寺是一座非凡的古刹。说他非凡,出于以下几点原因:


大殿

梅家祠堂大门

梅氏宗祠,前后三进。自东而西依次为祠门、前厅(客堂)、序伦堂、祭坛、报本堂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建筑结构精巧,气势宏伟,




山门建筑,很像木石牌楼和古代辕门。这种山门称为照壁式旁开山门,是一种古老的罕见的山门。它不是那种以招揽香客为宗旨的开放山门,而是以禅林清修为目的的半封闭式山门,具有深山修行的意味。最有个性的是,以它瘦小的身躯,却支撑着左右两棵曲干虬枝老态龙钟的刺柏。这两棵南宋建寺时就栽下的古柏,在悠长岁月中不断地侧转扭曲,不是向天空刺去,而是坚韧地把手握在了一起。如今一站一卧,相扶相持,坚贞之情让人动容。


千年柳杉王,是时思寺门前东侧斜坡上的一株大杉树,胸径4.47米,胸围13.4米,树原高47米,其主杆被雷击截断,削去大半截,现仅有28米,主杆苍老雄劲。据专家考证,柳杉王树龄达1500多年。



柳杉王根部有一个形似门户的洞,一人可自由进出,进到树洞中,抬头可见日光,如同坐井观天。树洞空间奇大,可摆一张大桌,供10余人围桌共餐。其树干空心,令人称奇。

绝无仅有的多功能廊桥
进村不久就可以遇上横跨在溪流上的胡桥。胡桥的外貌和概念里的廊桥相去甚远,方方正正,如果不是跨溪而建,几乎可以当它是一座房屋。始建明朝,有的建筑是在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和现在重修的。

胡桥继续往前行,不出五分钟,就可以看到第二座有趣的廊桥——护关桥。
最先吸引人们视线的,是护关桥奇特的造型。它是三层三檐楼屋式木结构廊桥,长29米、宽8米、高9米、跨径25米,修建于清乾隆年间。它脚跨汇流鹤川龙溪的蛟潭,面迎村庄,背对时思寺和雪花漈水口,起到了护佐村坊和方便交通的作用,护关桥的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
护关桥是三层三檐楼屋式木结构廊桥,桥中第一层是关帝庙,第二层是文昌阁,第三层是魁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