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梵净山雾障烟雨千户苗寨孑然 |
分类: 随笔 |
(一)
从来没想过,会在午夜零点,穿行于千户苗寨的灯火之中。
颠簸在夜行车里,被黑暗包围,埋首于疲惫中的时候,突然在车窗外,灯火盛景闪过——瓦楞上有光管勾勒出苗家木楼的轮廓,屋顶上有灯光闪闪,如繁星点点。层层叠叠,连绵无际,是梦幻的星空。
这人世,俗气得如此温暖,让人留恋。
你看,现代科技的手段下,梦有何难?温馨的黄色,像火苗,像星辰,浪漫又有何难?
突然就想起听过的一句话——不稀罕灯火,不搭理黑暗。我知道此句是从一个人写的乐评里。他评介的是巴赫的《G弦》。似乎是在评乐曲,又似乎是在说出更多的一些什么。我当然爱巴赫的《G弦》,从中听得到一种圣洁的宗教感,有把太阳从心底唤上来的那种温和淳厚的力量。而此时,看着眼前人造的浪漫璀璨,突然就懂了,他为什么在听《G弦》的时候会想起这样的一句话来——不稀罕灯火,不搭理黑暗。温暖和力量必须来自自我内心,当心中的太阳从《G弦》的大提琴弦上升起,压抑你的黑暗无边又算什么?别人给你的灯火若萤,又算什么?
琴声响在耳畔。此一刻,我的理解,这句话换种说法,也许是,内心若有温暖的种子,何须向外祈求光明。
懂是懂了,普通若我,可能无法抵抗灯火的召唤吧?更不能无视黑暗给人的抑郁。
总是想着一盏灯的光明,哪怕就是一米之内的光亮呢;总是贪恋一星火的温暖,哪怕就是看那火红的颜色,拢在手心,取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
其实,应该做那个戴着耳机听着《G弦》晨跑的人,每一步都是自己的。
当然,有了这样的心,也就可以从容的心情欣赏这窗外的千户灯火了——这美,是梦幻的锦袍,此夜,仅仅是此夜,且让它覆慰我的疲惫。
于是,拢一拢头发,让灯火一星一星飘过眼瞳。这是我向这个世界攫取的美。




(二)
若能从容穿越黑夜里的灯火,是否也能淡然拨开白日山间无处不在的雾障?
雾,它只是轻轻打湿那些千年古木、百花万草,打湿我的衣衫眉发;它只是渗透我,托着我在山中阶梯上飘移;它只是化了我,让我成为一丝轻盈的雨烟,应着梵音如缕,去贴近那些千里而来的人在松竹间挂上的祈愿小木牌和同心锁。
是的,我贴近那些晃动在枝头的各色小牌子,看到人们一字一划地对着自然之灵许下的心愿,或下笔稚拙,或墨痕苍劲,更多的是被风雨清洗而无可辨的字迹。而在我看来,心愿实现,恰需洇于烟云,那消失的,正是风和雨读懂取走的消息。
自然之神对凡人的心迹了然,只是人对自身来去却如堕雾障中。
看那同心锁上两心相依如此美好,又殊知年深日久竟会相对木然,又或竟会锱铢必计,淡忘昔日千里相携许过生死同心的诺?
雾锁苍茫,心萦雨烟。梵净山,今日沐我以轻雨浓雾,倒是让心豁然光明,一人孑然而行,更有自珍的贵重。
我来过,毋须留下痕迹。没有拜佛祈福,也未许下心愿。我相信,郁郁草木会记得每一位来人,洞悉我的思绪。
离开的我,渺小混迹于红尘凡世,也会被这一山烟云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