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纸上的浪漫

(2010-01-04 19:42:21)
标签:

宣纸

纸页

纸带

才子佳人

薛涛

阳朔西街

文化

分类: 随笔

纸上的浪漫

假期的午后,突然有点心情,拿出钢笔写字。真正的写,不是敲打键盘的那种。黑色的墨水经过手指的婉转顿挫,在纸上留下痕迹。纸,是夏天在阳朔西街获得的线装笔记本里面的纸,淡黄,有一点小花朵印在上面。对这样的纸,人不自觉就心怀庄重起来。抄一首诗,从电脑上把一首诗转移到纸上。可是,尽管我下笔凝神,还是不得不承认,笔下的字,和我十几年前写在日记本上的相比,退了十万八千里。放下笔,感叹一声——久违了,用笔书写心情的日子!

 

记起前一段读祝勇的书,跟着他到雁荡山深处一个叫泽雅的地方,了解至今神奇地存在的宋代造纸术,看那种重复了一千多年的造纸奇迹。那种原始的造纸程序给我足够的震撼,一边用尊敬的眼光看待这样的过程,一边感慨思索,纸的使用数量和实用性质退减,而造纸最终将进入非实用的手工艺术品行业。

 

不必从四大发明的根源回想纸的来历,只想想纸在我们浩瀚的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吧!想想所有的告示、奏章、榜文、圣旨、密杀令,薄薄一纸承载的是生死攸关、升天入地的命运;想想所有的书画、情信、词令,薄薄一纸传达的是心底最纯美最真挚的情愫;想想所有的典籍、课本、文献,薄薄一纸保留的是人类前进的步履痕迹和思想刻度。这样放任自己想下去,心头便有了那些君臣子民、才子佳人、文豪鸿儒的身影,想起李后主的“澄心堂纸”,想起薛涛红色的“薛涛笺”,想起科考进士的大卷纸,想起四库全书、想起清明上河图,想起八大山人的画……千年的历史在纸页上成为喧哗的众声。

 

说倒底,纸让声音和思想成为可视的,让语言获得了居住的空间。

比较纸产生前的同类功能载体——青铜器、羊皮卷、竹简,纸的出现使得人类记录的空间和时效大大增加。

 

然后,必然的,随着人类行为活动和思想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展,纸,也与其他载体一样,将被替代。“无纸化”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我的手机上有中国移动公司的短信——请选择无纸化账单,奖励积分若干。书写载体的变化,一直是沿着成本低廉的路径进行的,不是吗!

 

时代的前进,无可厚非,且当欣喜。可是,为什么有人若我,想把某些自认珍贵的精神财富、思想结晶用传统的纸来保留呢?这是什么心理?想一想,也许不是每一样东西都能用一般意义的价值和效率来衡量吧!精神范畴的珍贵是来自心理的安慰,宁可耗费时间,不惜投入精力做这样的一件事,是自己的心理需要。满足心理需要,就是一种奢侈。

 

当纸的实用性逐渐消解的时候,它在艺术上的作用有没有得到巩固和承传呢?

 

读龙应台的书,她偶尔提到在韩国见到宣纸,纸面凹凸,纹路粗犷,纹与纹之间夹着真实的沉绿色的竹叶和绛红色的九重葛花瓣,当时就发呆惊呼——要怎样地崇拜美,才会做出这样的纸来啊!

 

而据说我国某些宣纸厂的宣纸一度被外商买去,用以擦拭餐具,引起一班国画家的愤慨。要知道,中国书法与绘画的特点正是由宣纸这一特殊材料所引发的,黑白相博,浓淡相渗,偶然性与必然性在宣纸棉质的差异中变幻,半透明的宣纸渗透着艺术的灵魂。

 

读到这些,不禁想起韩国人跟我们争夺端午节的起源一事,也许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已经开始,叫嚷,纸是高丽人发明的吧!

 

在阳朔西街的小店,我看见一个女子经营的线装书店,生意颇好。纸,不是普通书写工具,而是作为艺术品被珍视的。确实,正因为纸在逐渐淡出实际生活的舞台,它在艺术领域的价值更应该得到巩固和提高。

 

要知道,纸,曾经怎样地诱发过古代文人想象力的膨胀,诗意的挥洒?纸上有李太白的率真、苏东坡的豪迈、李清照的凄婉,纸上有宋徽宗的高贵、张旭的狂放、颜真卿的厚重。唐伯虎的仕女美姬在纸上,齐白石的花草鸟虫在纸上。小楼有雨,红袖添香,赌书泼茶,这是纸带给才子佳人的浪漫;三两本诗集,校园的槐树下,等伊人来会,这是纸带给近代学子的浪漫。纸页上的每一笔都曾经和读书人的心经血脉相连接。纸,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居所,为我们的梦想提供了容器。

 

这薄若蝉翼的纸,根本就是中华文明的隐喻。试想了一下,一个只追求简便快捷而放弃艺术品位的人是怎样的人,一些只注重实际效能而彻底抛弃闲情浪漫的民众是怎样的民众,一个只崇尚物质飞速发展而不计文化财富积累的民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我们能不能不要如此乏味,不要如此实用主义?能不能保留一点点浪漫情调? 就一点点纸上的浪漫,最单薄的最轻盈的,也是最厚实的最沉重的,奢侈的浪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月下
后一篇:距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