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GE通用电气“群策群力”学习法

(2014-03-13 10:22:46)
标签:

培训师报名

礼仪培训师

培训师培训

培训师考试

培训师成长

杂谈

分类: 高级培训师

在美国企业中,通用电气以鼓励员工高度参与企业运作而著称。韦尔奇在1980年代后期发起了“群策群力”(Work-Out)活动,意在集中公司内外、上下各方面的智慧,培植、收集和实施好点子。韦尔奇相信,实际操作者才真正具备提高生产效率的创造力和革新办法。例如,在一个涡轮厂里,工人咒骂他们使用的铣床,经过“群策群力”,他们获准改换机器的规格并自行测试新机器,尽管改换费用高达2000万美金。结果是切削钢件的操作时间减少了80%,不仅更快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也降低了库存的成本,韦尔奇为此写到:“说来真是惭愧,将近八九十年的时间,我们一直支配着设备需求,管理着比我们知道得更多,做得比我们更好的人。” 

 

一:群策群力的四个主要目标

  • 建立信赖:所有级别的GE人都坦率直言,这样企业才能得到员工最好的主意。

  • 赋予员工权利:实际接触工作的人,通常比我们的顶头上司知道得更多,为了使员工乐于奉献他们的知识和情感,应该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当然,反之他们也要相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 消除不必要的工作:要求更高的生产效率只是推动目标的理由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要缓解员工过度负荷。群策群力能够向员工展示一些直接、明显的了利益,是他们对此活动更感兴趣。

  • 建立GE的新范式: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定义和培养出崭新的“无界限组织”

http://ugc.qpic.cn/adapt/0/c4235273-de2c-de68-c336-a45bf2411ccd/0

http://ugc.qpic.cn/adapt/0/af6162a6-2c57-31fb-a1ee-6584ce50e507/0

第一步:摆现象

1:从事件/现象入手

-那些对公司发展和业绩提高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和现象

-哪些违背公司文化、战略、制度和流程的事件和现象

2:从描述事件的情景开始

不要试图概括事件的本质,不要推测和想象,就事论事

3:事件一定是可观察到的事实

4:尽可能穷尽所有现象

 

第二步:找问题

1:刨根问底找寻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聚焦关键问题

-用剥洋葱的办法,由表及里,聚焦真正重要的对公司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问题

-可能几个现象或事件都归因于某个问题

2: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来探寻文字后面的信息,找出灯光照不到的地方,问题可能就在哪里

3:不要用“早已知道”的态度局限自己的视野,影响深入探寻

 

第三、四步 -聚焦重要问题组

1:把所有的关键问题列出来

2:合并同类项,将问题分类归入不同的“问题组”

3:给每个问题组一个专业化的题目

4:理解个问题组内每个问题之间的联系,了解跨组的问题之间的联系

5:同投票选出重要问题组

 

第五步 -把问题按轻重缓急排队

把问题组植入“紧急性-重要性矩阵”

http://ugc.qpic.cn/adapt/0/c4b7cf6d-857c-b7a2-83ee-fa515c53f5d8/0

第六步 把问题转化成目标

1:把问题转化成目标

-使用表述目标的语言(SMART)原则

•明确的(Specific)

•可衡量的(Measurable)

•可达成的(Achievable)

•相关性(Relevance)

•时间性(Timeliness)

2:把目标度量化

3:讨论实现目标的条件和资源是什么?

http://ugc.qpic.cn/adapt/0/0bce9255-948c-c9e7-a978-7e83bae01033/0

 

第七步 设计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

 讨论设计方案

-预期的结果是什么

-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

-解决问题可能需要的条件和资源是什么?

-可能要使用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有哪些?

-其他因素

 

第八步 再次界定问题、检验目标

1:召开会议,草拟方案建议,必要时多举行几次会议

2:与经理商讨,由他们当场作出对问题与检验目标的决议

 

第九步 评估研究方案

1:预测方案实施后的结果

2:评估研究方案是否简易可行

3:研究方案操作性强吗?

-行动起来后也一定会有所改变

-没有最优方案,只有满意方案

 

第十步-制定行动学习计划

1:行动学习小组对按标准完成任务、达成目标负有共同责任

2:小组成员个人的成长是完成任务的保证

3:建立过程成果汇报制度

4:鼓励各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