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卡瓦格博》25:世外桃源雨崩村

标签:
梅里雪山卡瓦格博旅游雨崩村世外桃源 |
《守望卡瓦格博》

此刻我在远方思念你
桃花已不觉开满了西山
如梦的旅程因你而觉醒
我看到终点清静而光明
从人间到天上 从天上再到人间
这生生世世的轮回变幻无常
美人你一直是我的春天
你是我生命中的世外桃源
……
翻越了上宗那拉垭口,一路下去6公里都是轻松的下坡路,我们听着许巍的“世外桃源”哼着小曲儿,前往江湖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上雨崩。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曾引发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倾慕和神往,只是不知在何方的天空之下,是怎样的一片文静悠闲之美;为了追寻这片净土又有多少游子侠客寻遍大江南北,又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所谓的桃花源而着墨争辩。
我本俗人不敢妄加想象,然从文章读来,桃花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风景极美、落英缤纷,归真的大自然;二来人闲气定、怡然自乐,纯纯的民风;三则远离尘嚣、与世无争,阡陌相交的村落;如果再加上曲径通幽、历经千辛万苦还得碰上小小的运气方能到达,那才是真正桃花源的风骨。
而如今,走下这长长的下坡路,我们便来到了具备所有上述因子的雨崩村。

雨崩村在主峰卡瓦格博南侧冰川、女神峰缅茨姆北侧冰川和五佛冠峰冰川下面,是梅里雪山上海拔最高的村寨。它的四围森林覆盖的山峰陡峭如井,“井”底二十多户藏族牧民,民风淳朴,分上下两个自然村,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农作物以种青稞为主,夏季牧场在村边,冬季牧场也相继不远,在冰舌下,皆是绝佳的风景区。雨崩村因其地理环境独特,所以人烟稀少,全村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只有通过一条驿道与外界相通。这是一个目前没有通车,以后也可能不会通车的山中村落——据说这里的藏民保护意识很强,坚决不同意修公路,就是要保持这层少有的原始和神秘。因此有人说这里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国内外专家们则认为这里是香格里拉的缩影。


冬天来到这里的我们很可惜没能看到雨崩村繁花似锦、山花浪漫的情景,但是从茂密的森林、奔流的雨崩河水来看,不难想象她春天里的美丽。的确,雨崩村因充沛的降雨量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植物的生态长势茂密而又奇异,比如树藤生长在岩石中形成树抱石、藤缠石的景象,有的一棵树上能长出三五种叶子,开出各种花朵、结出各类果实。这种“五树同根”“一根三树”的奇异现象被朝圣者认为是菩萨变幻出来的,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和想象。

由于村子坐落在神女峰面茨姆、五冠峰等高大的山体脚下,加之冰绩、古冰川、冰阶等等的演化作用,在雨崩村里就可以看到U形谷和大小各异、重达千斤甚至上万吨的“漂历石”,形成一个独特的天文景观,其中有块巨石石壁上横书一行形似梵文的天语,被奉为是释迦摩尼、莲花生大师或者某大成就者留下的“石篆天书”。这样的奇境加之当地久远的藏传佛教的影响,雨崩更成为佛教圣地之一,是藏民内转经途中的必经之地,神瀑是内转经的终点。每年都有不少藏民带着虔诚的心,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朝拜。

站在村子里极目远眺:梅里雪峰的峻美清秀令人魂牵梦绕,村子里田园山水的温婉柔媚;置身于其间,但听松涛阵阵、溪水潺潺,但看雪峰晶莹、苍翠如黛;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如诗如画,仿若蓬莱仙境,天上人间。恍惚中一种亘古不变的力量穿越时空,在身边回荡,于是那一瞬间,仿佛就历经了几个世纪的轮回,瞬间苍老,又在瞬间复苏。于是乎漫漫红尘外、飘飘天地间,隐者无求,遁乎山水之中,自悟一种清凉,自守一份安逸。
但愿,终有一日,在一个春暖时节,取一张藤椅,摆一张小案,放上简单的茶具,一个人安静的泡茶。聆听那翠竹之间的鸟雀鸣叫,让一切的不如意都随着清风而去。待到夕阳西下时,打开书桌上的纸张,复作《桃花源记》以明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