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卡瓦格博》
梅里雪山的转山线路

雪山朝圣,是藏族同胞表达自己对神明的仰慕与崇敬以修得来生幸福的庄严活动;朝圣者朝圣的道路,也是他们纯净心灵的道路,而转山就是朝圣过程中最为虔诚的一种方式。
梅里雪山是云南省最壮观的雪山群,同时也是在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民心目中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等雪山并列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的“神山圣地”;其主峰卡瓦格博是梅里雪山的主峰也是云南最高的山峰,他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为此,卡瓦格博峰就成了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在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人心中,一生中必须绕卡瓦博格转经一次才能在轮回中免遭堕入地狱之苦。即便在转经途中死去,也被视作再生有福,灵魂甚至可以抵达极乐世界。因此,每年会吸引数以万计的藏族信徒和旅游者从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赶来转山朝圣,寻求神灵保佑,那里保留了浓郁的藏族风情。

在藏区,转山还有一个奇特的规矩:藏族人每年都要朝拜一座特定的神山,据说在神山的本命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其他年份的十三圈,也就是说有相当于十三倍的福报,所以,很多信徒会特意等到神山的本命年去转山。如2014年为藏历水马,是神山冈仁波齐的本命年,一时间遥远的神山脚下聚集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人流首尾相接绕山朝圣的场面极为壮观。20015年为藏历水羊,是梅里雪山的本命年,作为整个大藏区转山朝拜中最有名的一座雪山更是吸引了无数信徒的关注。
机缘巧合,2015年2月,一个保护梅里雪山的公益项目把我带到了这里,开始了我的“转山”之旅。

梅里雪山朝圣的路线有两条,一为内转经路线,一为外转经路线。
内转经路线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个闭合线路,也不是围绕梅里雪山太子十三峰中的一座雪山转圈,从某个意义上更像是一条经典的徒步线路或是游览线路,更多的是去朝拜一个一个经典的地点,比如明永冰川、太子庙、莲花寺,比如雨崩村、神瀑、神湖等等。它有两条线路可以走:
传统的一条线路是从德钦的白转经堂出发——途经飞来寺下澜沧江——过铁索桥抵达雍宗朝拜神迹,并获取进山的钥匙——而后上西当温泉——翻过亚那宗拉垭口——直抵上雨崩村——笑龙登山大本营——下雨崩村——朝圣雨崩神瀑——神湖;接下来按照原路返回西当——明永村——再往主峰下的明永恰冰川——朝圣太子庙、莲花寺——明永村——飞来寺。
也有另一条不走回头路的路线:从德钦的白转经堂出发——途经飞来寺下澜沧江——过铁索桥抵达雍宗朝拜神迹,并获取进山的钥匙——明永村——再往主峰下的明永恰冰川——朝圣太子庙、莲花寺——明永村——西当温泉——翻过亚那宗拉垭口——直抵上雨崩村——笑农登山大本营——下雨崩村——朝圣雨崩神瀑——神湖——然后沿雨崩曲一路往东南——穿越尼龙大峡谷——澜沧江边的巨哒普——飞来寺。这一路线却避免了走重复的老路,而且一路可以看见澜沧江溜索等新奇景观,十分适合那些“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老山友们,我们选择的就是这条线路。
在户外圈子里,梅里雪山内转已经成为徒步旅行驴子们的热门路线,虽然其知名程度不及墨脱徒步、虎跳峡徒步,也算是比较成熟的一条徒步路线了。最关键的是内转山总的来说不是非常辛苦,并不像许多驴子所描述的那样难于上青天,适合中等水平的驴友。

梅里的外转山则要辛苦得多,年年都有数千乃至数万信徒在其山麓中(内转经)或围绕着它(外转经)顶礼膜拜。如今卡瓦格博山雪山闻名世界,但是真正全程转过他的外人(藏族以外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梅里雪山大外转又叫梅里雪山外转经,藏传佛教信徒围绕卡瓦格博神山的外转经活动,是莲花生大师在禅定中预言的胜乐金刚佛二十四胜地之一。“梅里外转”相传是藏传佛教主要派系噶举派第二代转世活佛噶玛·拔希(公元1204——1283)于1268年自元大都回到康区传经布教8年间曾经走过的道路,700多年不曾更改。这条几百年来至少有数百万人次走过的转经路现今仍处于原始状态。

藏族外转山的传统路线,是围着梅里雪山做360度的顺时针绕行。从德钦到羊咱,过澜沧江、多克拉卡山口,到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境内,沿怒江及其支流玉曲上溯,再经说拉山口回到云南一侧,沿夏曲河而下到澜沧江边的外转经终点,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途经云南、西藏两省区的德钦、察隅、左贡三县,环绕梅里雪山一周。
徒步距离约150多公里,行程全部在海拔
3000米以上,有多处无人区,还要翻越多处海拔接近5000米的山口,以及六座高差1000~2000米的大山,艰险异常,需用时13~15天。它对体力有相当的要求,时间也需要很长,全程预计10——15天的徒步行程。沿途仅三个地方可以找到旅店:飞来寺、察瓦龙(扎那)、德钦,其他地方都需要野外扎营,所以至少需要带帐篷、防潮垫、炉头、餐具等。如想尽可能轻装,有些装备可以与马帮协调解决,但是过了察瓦龙(扎那)后还有一小段有可能需要扎营的路段,所以重装难免。

由于路途慢慢,用餐也是一个大问题。需要准备米、油、盐、面条、蔬菜、鸡蛋;高压锅(这个必须有,因为高原上的食物很难煮熟)、铁锅(如果人多,锅越大越好)、锅铲、菜刀、洗洁精。在察瓦龙(扎那)可以补充食物,主要是米、蔬菜与鸡蛋。
梅里大转的路上,转山的藏族人络绎不绝,如果需要帮助他们都会伸出援手,所以万一遇上背不动装备或是缺少物资的情况可以求助。住宿其实也可以请求和他们搭伙。个人不主张频繁的向沿途转山的人请求援助甚至白吃白喝的行为,多花一点钱请向导、马帮还是有必要的,如果真的需要至少也应该适当付钱或用其他物质交换,毕竟人在旅途都不容易。
由于外转山的难度巨大、时间跨度很长,选择转山的季节也受诸多限制。这条线路每年有7个月的大雪封山期,主要是11月到下一年的5月。在这一期间,多克拉卡垭口(海拔4479米)和说拉垭口(海拔4815米)均雪深没膝甚至齐腰,无法逾越,危险异常且寒冷异常。所以只有在6月到10月期间才能开始外转,但是赶上雨季,也难免碰上泥石流、塌方、河道涨水等危险自然灾害,险情不断。

下面把朋友外转的攻略贴出来,供您参考。
D1 德钦--云岭乡--永芝村
从德钦县城坐班车可到云岭,车行 3
小时。云岭乡吊桥步行约 2 个小时可到永芝,住永芝村民家。在羊咱桥要去一个小庙取转山的钥匙(是传说中的钥匙,并无实物),徒步 4
公里.。永芝村也是很好的民俗拍摄景地。
D2 永久(2200M)--永西通(3300M)
由于第 2
天走山路,大家的体力还没能适应,速度通常较慢,全天只安排 10 公里的适应路程。在(约南 2800M)午饭。
D3 永是通——多克拉垭口(海拔 4373M)——咱俗通(海拔 3360M)
翻两座山,要过多克拉垭口,过一片原始森林。4
个小时可以上到多克拉垭口,沿途风光非常的美,上去就是西藏的地界了。咱俗通就在山脚下,无人区,夜宿帐篷。全天约 14
公里。
D4 子数通--区那塘(2460M)
海拔升降不大,但是路程非常的远,几乎都是沼泽,很难走,最后还要翻一个垭口,每个人要在那里丢掉一件东西,献给神灵。21
公里。如果不能赶到曲南通,可以住在竹瓦滇达,次日可以在曲南通午餐。
D5 区那塘--阿丙村(2230M)
其间要翻越一个海拔
3740M 的辛康拉垭口,也叫夏杂贡。山路盘旋,费时费力,大概10 个小时到达阿丙,这是此行见到的第一个村子,路程 16
公里。可以住招待转山者的棚子,也可以联系住当地人家里。如果赶不到阿丙村,可以在山上住在缅巴,那是个松茸交易市场。往阿丙村走的路是一路下坡,膝盖会很辛苦。
D6 阿丙村——曲珠(海拔 1760M),(也可以赶到察瓦龙的扎那,可以节省一天路程)
这一天很轻松,没有什么海拔的升降,沿冰川融水在岩壁上翻越,3个小时到曲珠。舍曲河在这里汇入怒江,很壮观。从阿丙村之后的路程一般会在干热河谷地带被暴晒,赶上晴天会很燥热。可以拍摄壮美的怒江风光。
D7 曲珠——扎那(海拔 2000M)
海拔升降不大,路程遥远。有一段路可以搭上车。沿怒江峡谷翻越,有一段逼近江边,雨季路会被完全淹没,只能涉水,水位经常漫过骡子,而且有暗流,非常危险。这一天还要走过此行最危险的滚石坡,经常有大的石头从山顶滚落,将转经人砸落江中。必须结伴通过,前后照应,相单影只.天阶夜色凉如水.至此重山两相隔.再见彷若痴人梦.重逢当惊险。扎那是西藏省察隅县察瓦龙乡所在地,住在当地旅店,还有餐馆和小商店,有一部公用电话,是个休整的好地方。阿丙村到扎那28公里。
D8 扎那——隆那(海拔 2500M)
2
个小时就到,如果没有在扎那休整,可以在隆那修整一天,否则一整天都在村里行走,枯燥的景致会令人毫无成就感,在村里拍摄人文风情也不错。
D9 隆那——格布(海拔 2474M)
需要翻过海拔 3300M
的唐堆拉垭口,下山的路很差,几乎都是沼泽和很窄的沙石路,不小心就整个小腿陷进去。下山之后可以看见一个极其美丽的叫扎古的村子,成熟的青稞在悬崖上发光。之后就在玉曲河上面的沿溪小路上蜿蜒而行,经过拉达村、格布桥到格布村。小卖部的地板可以住,3
元/人。22 公里左右。
D10 格布——夺库(海拔 2480M)
翻4090M的格布拉垭口,沿江绝壁上急速下降到江边,过江就到夺库,非常小的村子。一路大概需要11个小时。可以住藏族人家里,一般2元/人。
D11 夺库——来得(海拔 3040M)
路不长,坡很陡。路上可以看见卡瓦格博的背面,视角非常好。来得村长家里可以住,他家还有小卖部,有大锅可以收到很多电视台的节目。如果前一天赶到来得桥,这一天就可以赶到草坝子(海拔
4050M),那里海拔稍高,但是有很多人宿营,还可以看着雪山入睡。格布——来得29
公里。来得村长家就是很好的拍摄对象。
D12 来得——说拉垭口(4815M)——扎西牧场(3460M)
到说拉垭口之前还有一个4380M的垭口,坡度比较大,之后就是一路缓坡到达说拉脚下,全是石头,只有被人踩出来的路,由于海拔高,上升很困难,骡子一般都需要强拉上去。然后约
2 个小时下撤到扎西牧场(也叫梅求补攻)休整,接近云南边境。拍摄雪山背后的圣景的最佳地点。
D13 扎西牧场——梅里水(2150M)
沿一条雪山融水的河谷下撤,一路上经过石头路、陡坡、湿地等,数着沿途要经过的
20
座桥,心理感觉上速度可以很快,但一路下行也会让人崩溃。到梅里水看见那块石头的时候就能看见公路了,至此转经结束。可以等待过路的汽车,带回德钦县城洗澡吃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