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迦巴瓦》
旅行的意义
780

据说,男生到男人的转变不是很难,也有些绿色通道可走----比如把胡子长到经常要刮,比如轰轰烈烈谈场恋爱,比如有意无意有了个下一代,再不济痛痛快快喝顿大酒也行(呵呵)。但是,男人到男子汉的蜕化却无捷径,很多男人穷其一生,只能混上了一个男人的名号而贴不上男子汉。因此每一个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男子就得找到好的熔炉,才能让自己百炼成钢。

旅行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旅途让人神往是因为一路上有很多未知风景,有路就会有旅人,有旅人就会有旅伴,有旅伴就会故事,有故事才会有人生:
《练习曲》中大学将要毕业的青年阿明选择了单车环台湾岛作为自己的毕业纪念,他一路背着一把硕大的吉他,尽管不会弹奏,但旅途中每有感触便拿出来练习----在环岛的路上,奏响了吉他练习曲,更演练了人生;《摩托日记》中的主人公初露脸时,还是大革命前夕不谙世事的”火爆小子”,骑着诺顿500摩托球游南美后人生有了新的目标——他变成了切·格瓦纳,伟人的故事在旅途落幕后拉开序幕......

记得,许巍在一首歌声中这样唱道:”走不完的路,望不尽的天涯”。呵呵,其实犯不着用一辈子来找寻天涯海角,倒是有必要截取青春(或是生命)的一个片段去历练。
每个人对旅行的定义都不同,有些人仅仅把旅行当作放松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片海和那片海中寻找不同,在旅行中懒散地从头睡到尾,得到放松就是他们需要的旅行。而有些人把旅行当作一种学习,他们需要孤身上路,一个人随心所欲的汲取旅行中得到的养分,为自己成长助益。。。。其实,结局是无需考虑的,因为旅行本不为得到什么;过程才是重要的,因为得明白到底想得到什么。

所以说,旅行其实是一根潜伏在心底的雷管:一首歌曲、一副风光画都能充当导火索,旅途没有终点。就像《阿甘正传》中阿甘对自已为何跑步的自白:“那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决定跑一跑,当到达路的尽头,我可以继续跑往镇的末端......不知为何,我继续跑,当到达大洋,一想既然来到这么远,何不再掉头,继续下去......我想去时,我就去......”

如果硬要给旅行找个理由的话,有人会说,因为那里景色绝美无双;有人会说,我要征服它;有人愿意在路上寻找艳遇,有人是去排解愤懑……文艺点,诸如《练习曲》中骑单车旅行的阿明会说:喜欢伏在车把上听车轮碾过地面的沙沙声,听掠过耳畔的风声;牛X点,美国版的《逍遥骑士》中的嬉皮士会告诉你:哈雷摩托强劲的马达声听起来比吸大麻更过瘾;再简单点,就象乔治·马洛里说的那样:“Because
it is
there.”……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再绝美的风景不会因为你去了而填一分姿色、你爬上了一座高山并不能改变他的伟岸和高傲;你期盼艳遇偶遇不期而遇,那是你自己的运气;至于什么自行车也好哈雷也罢,那只是表相,旅行中不需要目标、不需要目的地,唯一需要带上的便是自己,以及那颗漂泊的心。

最后让我们再咀嚼一下米兰。昆德拉的那句话吧:旅程无非两种,一种只是为了到达终点,那样生命便只剩下生与死的亮点;另一种则把视线和心灵投入沿途的风景和遭遇中,那么他的生命将会丰富无比。

所以,LET'S GO !
以上图片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多雄拉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