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和写作是两兄弟

(2014-01-17 10:47:05)
标签:

育儿

阅读和写作是两兄弟

                                                                   王宜振

不少同学会问我:读书和作文有什么关系呢?我以为读书是作文的根本,是作文的基础。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阅读和写作是两兄弟,而且阅读是写作的哥哥。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读了万卷书,下笔写起文章来,自然很容易,就像有神助一样。中国古代还有一句俗话,叫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说读多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也就“不会作诗也会吟”了。这有点像《红楼梦》里“香菱学诗”的做法。一个感悟能力很强的人,可以只凭阅读而学会作文。可见,阅读是写作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了!

同学们要问:人的写作的灵感从哪里来?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渠道。一个渠道是从阅读中来,一个渠道是从体验中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讲究语法和语言修辞,而且还十分注重结构的技巧和艺术,并不断追求创新。经常阅读这样的作品,不仅能帮助同学们积累丰富的词汇,形成流畅的语感,把握贯通的文气,还能帮助同学们提升文学的素养,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我们来看著名作家韩静霆的《爱藕说》:

藕,自生于世间,便委身水下,不见日月,在污浊泥土的围困中生活。一旦出于淤泥,便风采翩翩,洁如玉,白如雪,一尘不染。不是贞节操守,孰能如此?它孔窍玲珑,称得起虚心;它居下有节,贫贱不屈;它虽然嫩而且柔,藕芽儿却能穿透青泥碧水,劲挺起翡翠一样的绿茎,托起红花碧叶,算得上柔中有刚······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我想,该添上一笔:“藕,莲之母亲是也······”

《爱藕说》显然受了《爱莲说》灵感的触发,才写出了这样立意、结构、语言俱佳的散文。

还有一种灵感,是从体验中来。我们说,许地山的《落花生》,就是通过种植花生的体验,来告诫我们做人的道理,勉强我们要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生活中,人们很难做到事事有体验。这就是说,我们写作的大部分灵感是从阅读中来。由于阅读触发的灵感写出的作品,并不是生硬模仿,更多的是一种创造。我们说,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还是要多读书,最好要博览群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梦中情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