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披露情感世界的精微——读饶远先生的诗
(2013-02-21 16:43:51)
标签:
少儿校园育儿杂谈 |
分类: 我与友人 |
编者按:本文应广东深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饶远之约,为饶远的诗集写的《序》。
他在披露情感世界的精微
——读饶远先生的诗
饶远先生要我为他的诗集写一个“序”,我却感到很为难。一是饶远先生是我的长辈,我自是他的一个晚辈。一个晚辈在长辈面前舞枪弄棒,自然会有“班门弄斧”之嫌。二是对他诗作的本质意义,一时还把握不准,所以一拖再拖,不敢成文。
我跟饶远先生结交甚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少年月刊》杂志当编辑时,就多次向他约稿,其中书信往来甚多。在我的印象里,饶先生是一位童话大家。他的童话作品,其中有不少称得上经典之作。我想,这些作品大抵都会传之后世。在与饶先生的交往中,我尤其叹服饶先生的人品和文品,我以为他的人品和文品都是令我为之仰止的。
对于饶先生的诗作,我一向接触较少。这次有机会,能较多的接触他的诗作,实在是我人生的荣幸。我一边读,一边为他那独具特色的“情感”所感动。我仿佛触摸到他那蕴含情感雷电的诗句始终饱含着的烫人的温度。
饶远先生的诗作,何以能如此感动人心呢?饶远先生的秘诀,来自于他的“情感”写作。他的创作动机,来源于生活中的感动。他善于捕捉这种感动,并把它化为诗篇,并以此去感染读者。读他的诗篇,我认为始终离不开情感这个因素。他在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大多血肉丰满,给人留下的印象之深,可以说一生都挥之不去。我们来看他的叙事长篇童话诗《冰火恋》:
或者把火魔冻成冰魔,/与冰美人便有了冰的交流;/或者让冰美人燃成火美人,/与火魔便可进行火的沟通。/但冰冻后的火魔,/是否还有火的热情?/但燃烧后的冰美人,/是否还有它的冰肌玉洁?/这真是一个千古难题吗?/这真是一个不解之谜吗?/火魔在沉思,/沉思使他变得冷静,/冷静使火凝固成了冰。/冰的躯体火的心,/——这就是今日的火魔!/冰美人的焦虑,/焦虑使她浑身发烫,/发烫的温情燃成了火。/火的心儿冰的肌肤,/——这就是冰美人的今天!/外表温柔,内心炽热,/使他们找到了共同点。//
《冰火恋》这首叙事长诗,写的是火魔和冰美人的恋爱故事,诗人从情感出发,以情见长,许多地方都感人至深,令人垂泪。诗人弗洛斯特在《一首诗的形象》中曾说:“假如诗人自己没有了眼泪,那读者也就没有了眼泪。假如诗人自己不感到吃惊,读者也就不感到吃惊。”任何艺术作品,感人是最重要的特质。只有感人之浓,才能醒人之深。饶远先生的诗,很少客观直描,他的视角不是向外,而是向内,可以说,他直视自己的脏腑,精密地记录下心的每一次搏动,肺的每一次起伏,他从自己的感觉、体验出发,又融入自己的感悟。他的心跳和呼吸,无不感应着时代的风雨雷电,共鸣着民族的喜怒哀乐。《冰火恋》这首诗,难就难在从一对完全对立的矛盾中,要找到共同点,要找到它们之间恰到好处的平衡。诗人凭借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悟,最终找到了这一点。“冰的身躯火的心”,这种冰火一体的完美结局,正是诗人在这对完全对立的矛盾中寻求的统一,这也是诗人对于诗学和哲学融为一体的通透把握,是诗学、人学和哲学的完美统一。我认为,如果诗人没有大爱大悲的情感体验,没有对人类命运的深度关切,没有对真实情感的诗意表达,是很难写出如此感动人心的叙事诗的。
读饶远先生的诗作,可以感受到他的古典诗学的底蕴。我以为,他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修养,这就使他的诗血脉纯正,有着中华民族大汉语血脉的澎湃生命力。有了这一点,也就使他有了吸收、消化现代诗潮优秀营养的能力和心理机制。但在近三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年以来,在这个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诗坛,那些来自独立思考的真知灼见,常常被视为落伍而被潮流所遮蔽。饶先生的诗作,未曾被诗界所关注,正说明了这一点。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诗在人的心里,饶远这些抒写人类情感的诗作,一定会被更多的读者所喜爱,给更多的读者带来滋养、激励和梦想。
我以为,作为一个“情感”诗人的践行者和“情感”诗学的布道者的饶远先生,一定会在“叙述方式”、“题材处理的方法”、“语言观念”等方面,表现出更为个性的特色。同时,给这个缺乏“高远的理想情怀”、“深广的文化内涵”和“精微的诗体意识”的今日诗坛,也必然起到醒示作用。我相信,饶远先生在情感写作方面会越走越远,并期待他更多的具有精神高度和生命深度的诗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