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表于2011年10月12日《文艺报》:爱的诗篇

(2011-10-14 15:22:42)
标签:

育儿

    爱的诗篇

                                王宜振

    认识韩志亮,是在浙江武义召开的中国童诗年会上。在这次年会上,韩志亮获得了中国童诗“崇文奖”的首奖。从交谈中得知,他从事现代诗写作多年,颇有成就,出版过多部诗文集,有作品入选《新华文摘》。专事写作儿童诗,只是近几年的事。也许由于他的现代诗功底深厚的缘故,他的儿童诗创作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诗刊》《星星诗刊》《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校园文学》等都能见到他的作品,并于最近出版了第一部儿童诗集《蜜蜂蛰了花朵》,还获得了《儿童文学》“2010年全国十大魅力诗人”称号。

  孩子自然有孩子的天性。韩志亮现在是一所中学的校长,而之前他曾做过十几年的小学校长。长期生活在孩子中间,对孩子的天性了如指掌。他在《小北风》这首诗中,选择了一个孩子常见的艺术形象——小北风,对于这一艺术形象加以想象,加以生发,使其变成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诗人想象小北风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在寒冷的行人稀少的大街上呜呜地哭着,是善良的孩子把窗户打开一条缝,让小北风闪进来。也许,善良、好客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可诗人写到这里,并没有就此搁笔,而是继续对孩子的天性作深入的描写。写孩子热情地让小北风到自己的身边来,钻到自己的被窝里,反映了孩子同情、怜悯小北风的天性;继而描写孩子邀请小北风在家里住下来,陪自己写作业,读唐诗,吃妈妈包的香喷喷的饺子,一起去上学。在这里,小北风变成了一个孩子,变成了孩子亲密的小伙伴。在这首小诗中,诗人把孩子的天性描写得淋漓尽致,倘若诗人缺少对孩子生活的真诚感受,是难以写出这样情感浓郁的小诗来的。

  儿童诗应该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诗的特点,儿童诗自然也不例外;二是儿童的特点,这是儿童诗独有的特点。好的儿童诗,往往充溢着儿童情趣,韩志亮的儿童诗就是充溢着儿童情趣的美妙的诗。冬天来了,大自然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花儿谢了,蝶儿飞了,虫儿停止了歌唱,雀儿、鱼儿和麦苗都冻得发抖,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如果诗人仅仅停留在这些生活现象的描写上,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巧妙的是,诗人在《我要给冬天断电》一诗中,从视觉、听觉和感觉对冬天摄取的感受加以扩展,加以丰富,使其具有情趣性、幻想性的情节。诗人写孩子从给冰箱断电,冰箱里的冰霜会融化,联想到给冬天断电,温暖的春天一定会到来。这一联想,充满着儿童的天籁和情趣。

  韩志亮的儿童诗,语言浅显明白。自然,口语化对诗来讲,并不是理想化的语言,无论它的语汇还是句式,都具有“反诗性”的因素。但韩志亮的儿童诗,并不是一味地将口语照搬到自己诗中,而是对口语进行加工、锤炼和提取,不断地剔除口语中的杂芜,使其成为有一定纯度和精度的诗的语言。他的一首小诗《微笑》,十分短小,仅有8行。“微笑是花朵//开在妈妈脸上/家温暖了//开在老师脸上/学校温暖了//开在行人脸上/整条大街/温暖了”。在这里,诗人的语言有一个小小的变形,那便是“微笑是花朵”。这个变形看似小,实际上也是一个质的变化。由于这个变形,整首诗就被点亮了,就熠熠生辉了。台湾诗人林焕彰曾说:“诗要有意味,但诗的意味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是看你所使用的文字是否准确以及有无新鲜的感觉;因此,诗的语言不必避讳浅白和粗俗。”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诗人新鲜的发现源于孩子的生活,源于对孩子的一颗灵敏的爱心。

  韩志亮是一位校长,而且是一位名校长。他长期和孩子在一起,他坚信“爱心是教育艺术之源”。可见,诗和教育是相通的。“春天来了/小溪流/开始走动//春天来了/风是暖了/可水还凉着呀//小溪流/也不知道/穿没穿鞋子”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溪流开始走动了,可诗人关心的不是小溪流怎么走动,向什么地方走动,诗人关心的是春天刚刚解冻的溪水,仍旧很凉。小溪流一路奔跑,不知道穿没穿鞋子?只有怀有一腔爱心的人,才会有这种关心。韩志亮就是怀着这样一颗像父母爱孩子一样的心,创作了大量的爱心诗篇。

  我们来看看他的另一首小诗《试试再说吧》:“一只手的手套丢了/就对另一只手说/到你的手套里挤一挤/暖和暖和/行不行/另一只手说/好啊,来吧/只是,那样就没法打雪仗了/也没法堆雪人了呀//一只脚的鞋子丢了/就对另一只脚说/到你的鞋子里挤一挤/暖和暖和/行不行/另一只脚想了想/好像有点为难/这个,这个嘛……/谁知道能不能挤得下呢/唉!//挤挤试试/再说吧/啊哈,试试再说吧……”这只手和这只脚显然是两种态度,代表了两种不同性格的孩子,但都充满童真,富含童趣。我真佩服作者的想象力,他的灵感一转动开来,就是一首妙趣横生的童话诗。

  儿童诗人金波强调说:“惟有爱孩子的人,才能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从而为他们写出被他们理解、被他们喜爱的诗篇。”韩志亮是一个爱孩子的人,他在儿童诗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一定会为孩子写出更多更美的优秀诗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