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期联通在移动业务营销上有不少创新,也推动了业绩增长(当然这种增长不是联通的4G用户月平均流量是中移动的多少倍,这个倍数越大,说明4G发展越差),中国电信也不甘示弱,积极与联通竞争。
例如,中国联通推出了不限量的冰激凌套餐,中国电信也推出了不限量套餐,开始中国联通提供398(预存可半价)、198两档,中国电信只推出了一档更简单的199应对。后中国联通推出98元不限量,中国电信推出了99元省内不限量,展开百元档不限量套餐的竞争。
由于直接选择了省内流量,中电信没有必要象联通那样对包含的高速流量和超出套餐后网速做较低的限制,中电信的套餐更有冲击力。
中国联通拿出了185号段作为“八位生日号”推广冰激淋套餐,包括了多个年龄段,河南电信也效仿拿出来173和177号段做生日号,不过只适用于较少的年龄段,173号段从2010年开始,最大只能是7周岁的儿童。
联通积极推进与BAT等在营销渠道上的合作,中电信也没闲着,与优酷、小米等合作推出了同样有冲击力的合作套餐,近期,又与支付宝合作推出了“流量红包卡”/和“视频红包卡”,而且推出了“套餐外流量”返现50%。
对比联通的蚂蚁大宝卡。可发现,中电信的计费规则更简明。
中电信正在积极学习联通的2I2C策略,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定向减免或优化套餐。
在多个省,电信联通在低价大容量套餐的竞争也很激烈。
不过,无论是中电信,还是联通,在老用户的维系上做得都还不够好。发展客户重要,留住客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