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据《北京晨报》报道,2006年,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推出“不限流量”的套餐,用户只需花费十几或二十元就可以包月上网。4G商用后,中国移动明确该“不限流量”套餐用户不能开通4G功能。近日有用户以违反《消法》为由,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令移动公司为其打开4G功能。经过两级审理,东城法院驳回了用户的诉讼请求。 (图片来源于网上,与本案无关)
20元流量包推出时,当时的1KB流量是3分钱,虽然网速很慢,内容也很少,但20元不限量确实为中国移动在全国各地吸引力不少用户,也培育了流量使用习惯。
此类套餐的推出时间为2003年~2006年,而我国3G牌照发放的时间是2009年元月,4G牌照发放的时间是2013年12月(中国移动的TD-LTE)。
3G牌照发放后,中国移动为推动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3G标准的发展,允许2G用户“不换卡、不换号”直接用3G,这部分不限量用户也“顺理成章”成了3G的用户。在其他用户20元只有150M的时候,他们同样付20元,可以敞开用,据称,部分用户的月使用量超过了150G。
由于这部分用户中的个别人,过度占用网络资源,影响了其他用户的使用,中国移动各地公司也希望采取种种措施限制,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矛盾在个别省激化,告到法院,投诉到当地通管局,阻碍营业厅工作……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地同类用户也利用免费的流量全国串联,互相通气,搞得多地的移动公司异常被动。
2013年底,中国移动获得4G牌照后,接受3G时的教训,在套餐中都明确,不支持上述无限量套餐直接用4G,该套餐用户也通过各种方式寻求权益。2015年2月,中国移动通过官方微博@中国移动10086
发微博《中国移动:依法合规解决WAP包月套餐争议》(见附录),阐明了中国移动的态度。
但是,中国移动提出的“转套餐赠送流量、终端补贴、话费补贴”的做法,并未被部分此类套餐用户接受,也就出现了本文开通的用户诉讼。虽然用户诉讼该套餐开通4G失败,但问题并未结束。
目前中国移动的8.54亿移动用户中,4G用户为5.59亿(占全部移动用户的65.4%),接近三分之二,中国移动已经在积极筹划将2G\3G资源向4G转移,这部分“钉子户”如何处理仍将是难题,部分此类套餐用户已经转为质疑中国移动的3G服务变差了。更有用户留言“我是3G无限流量卡,套餐资费不变转4G我同意,否则打死不变卡,关网就法庭上见。”
随着技术进步和关注点转移,运营商套餐退出、服务退出,都不可避免地遇到。此前经历过的两个大的网络退出是原大哥大系统被2G替代和中国电信联通的小灵通退出服务,都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过程。
2007年推出被叫免费政策时,主管部门要求运营商需经过用户许可,虽然运营商采取了“群发短信后不回复即代表默认许可”的方式,但仍有不少用户回短信不同意更改套餐。今年两会政府明确提出全面取消长途费、漫游费,运营商也将时间点定在了10月1日,除了需要梳理海量在用套餐外,难点也在新政如何被用户接受。
附:中国移动:依法合规解决WAP包月套餐争议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