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对点短信已被抛弃,但商业推广信息仍很烦

(2017-02-07 08:34:52)
标签:

杂谈

​工信部官网文章《2017年春节期间通信业运行平稳》提供了这么一组数据:2017年春节期间(1月27日—2月2日),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了25901万G,是2016年的2倍。除夕当日,移动数据流量消费3598万G同比增88.4%。移动数据流量高峰时段的初一,当日移动数据流量3990万G。春节假期7天,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116亿条同比降16.9%;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647亿分钟,同比降11.8%。除夕当日,短信发送量31.9亿条,下降幅度达32.8%。而2016年,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6671亿条,同比下降4.6%,除夕短信发送量下降幅度远大于2016年全年,显然短信这种拜年方式已被不少用户淘汰


从工信部找到一组2016年前10月的短信数据,1-10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完成5510亿条,同比下降6.2%。其中由移动电话用户主动发起的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29.9%,占移动短信业务量比重下降至29.7%,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个人已在弃用短信而转用微信等作为日常沟通工具。


除个人间的“点对点短信”外,短信主要用的场景还有:

1、接收各种验证码(实名制后手机号称为重要的远程验证工具);

2、人机对话,通过简易的指令获取内容减少的信息;

3、商业信息日常发布;

4、商业推广短信息;

5、网络诈骗信息。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BnRJIaxYMP7pAcZM6tiaictSyh7QezAX6GVP04icdVOibVmPfP9wtJs9ica6u8aWYicppza5icIlQlCld0BBNBkCh8jD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这几种方式中,第三种“商业信息的日常发布”也在快速被微信等富媒体工具替代。其他几种相对好一点。需注意的是,第四种“商业推广短信息”中“未经用户许可”的骚扰短信,以及第五种“诈骗短信”,在短信中的占比再不断攀升。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