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动转售三部曲:争眼球、争用户、争收益

(2014-04-16 08:07:30)
标签:

竞争情报

移动转售

虚拟运营

通信

it

移动转售三部曲:争眼球、争用户、争收益

移动转售牌照发放,忽然发现出现了很多经济学家,都在研究这些虚拟运营商如何盈利。
其实,大可不必操心,企业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不可能不求所得,而基础运营商显然不会给出超低的结算价,虚拟运营商如果定价太低,就得自掏腰包(套餐还可能受基础运营商和监管部门影响)。

那么为什么最近来自虚拟运营商的亮点那么多呢?而且有些甚至是直接利用媒体对基础运营商的质疑做文章。他们真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虽然虚拟运营商没有了高额的网络建设成本分摊压力,但一些基本的规则还是要保证的。那为什么他们会那么做?图上这家公司一下打出这么多“中国第一”,难道真能从基础运营商那里“挖很大一块肉下来”吗?显然不能,这也不是他们的目的。

实际上,这是中国虚拟运营环境造成。由于早不发牌,一次又发太多。那么企业只能走这么三部曲。

第一步,争眼球。反正爆一两个观点,开一场发布会,也花不了多少钱,因此大家就争曝光率,发布会都开到北京,哪个话题热闹就往哪个上靠。尤其是一些小的,原来不被大众知晓的运营商,必须争眼球,实际上,对有的企业来说,从性比来说,这对其品牌曝光度提升远胜过其他方法。反倒是一些投入大,真想做事,还在按照原来的规划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前走。

第二步,争用户。还是怪一次发牌太多了,潜在用户规模有限,僧多粥少,只能抢了。从下月开始,各种花样都会出现,各种圈套也会陆续出现,相信监管部门会忙得双脚朝天的。这步相信很多企业也会控制投入,采取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好,船小好掉头的做法。

第三步,才是争收益。这估计是明年的事了。

前两步,相信大多企业不会投入太多,因此,外界也就没必要担心了。需要担心的是3家基础运营商+30家虚拟运营商,N对M的复杂合作关系,如何理顺。市场的交给市场不行,监管部门过多行政干预更不可靠。如何保证不伤害最终消费者的利益,确实是一个难题。

附:
工信部组织召开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第二次例会

2014年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第二次工作例会,政策法规司、财务司、通信发展司、电信管理局、通信保障局、部电信研究院,19家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和3家基础电信企业负责同志出席。

部内相关司局首先就第一次例会企业反映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备案、用户号码资源、客服号码短信功能、用户实名制及验证、经营主体授权及业务变更等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了通报。电信研究院介绍了研究制定《移动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互联业务需求》标准的具体情况。与会企业汇报了近期试点进展情况和现阶段的困难和问题。部内相关司局负责同志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解答,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要求及建议。

从本次工作例会情况看,随着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出台,前期试点工作中出现主要问题和困难已初步得到解决,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完成了系统对接及内部测试,下一步将进入试商用阶段。


相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