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华为中文财报缘何缺页

(2009-04-30 07:05:42)
标签:

通信

华为

财报

竞争情报

财经

it

时代周报记者李瀛寰采访我后写的文章。我在《华为2008中文财报隐藏了哪些秘密?》、《转发华为财务普通员工对08财报的解释》两篇博文中,更多是点到为止,激发思考,其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华为成长。华为正在快速逼近世界领先的设备商,但不容质疑,在多个方面,华为还需要学习,还需要提高,需要按国际化公司的做法做应该做的事。

(注:文中部门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我没有时间去证明其真假,我用“斜体字”注明,请其他朋友转载或引用时,重新查明其来源。)

原文全文:

华为中文财报缘何缺页

时代周报 记者 李瀛寰

   一份年报,是否可以丈量出华为与世界级公司的距离?

  “中文版和英文版有明显差异,只对暂时的宣传有利,但很可能对华为品牌的长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本报记者 李瀛寰 发自北京

  华为不是上市公司,但连续多年公开发布财务报表,最近一则年报则令业内读到中英文版的差异。业界资深分析师付亮在其博客文章《华为2008中文财报隐藏了哪些秘密?》里提到,相比34页的英文版,29页的中文版少了几张财务报表,“有点遮遮掩掩”。

  华为的财报隐藏了什么秘密?根本上说,不是上市公司的华为为何发布财报?给谁看?一份年报,是否可以丈量出华为与世界级公司的距离?

  中英文版传递不同信息

  华为自愿公布的中英两个版本2008年业绩报告,有着明显不同。

  “英文版可以称为财报,里面包含了由权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KPMG)做出的未经审计的华为2008年财务报表,而中文版的业绩报告没有财务数据,甚至连销售额都没有,只有合同销售额及增长率,不能称为财报,更像是公司的宣传资料。”付亮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此说道。

  华为4月23日公布的2008年中文版业绩报告称,全球销售收入达到183.3亿美元,同比增长42.7%;净利润11.5亿美元,同比增长20%。在183亿美元销售收入中,75%来自于海外。这其实是非常优秀的业绩,对此,业界的喝彩声也是不断。的确,当华为的对手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的业绩都在下滑时,华为“鹤立鸡群”的优异表现,给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电信制造业带来了一些暖意。

  除了中文版所提到的成绩外,在华为的英文版财报中,增加了存货量增加、高达68%的资产负债率、30.8亿美元现金流等更多细节。

  总体来说,“华为中文报告和英文财报差异明显,并不合理,也不应该长期延续”,付亮认为,“这么分别对待不同读者,只对暂时的宣传有利,但很可能对华为品牌的长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华为两个不同版本的报告,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界分析师认为,区别对待,也是华为不得已的做法,这是让国外的运营商客户信任的必然之举。

  由神秘到开放

  国外媒体称华为是“神秘的中国公司”。但没有上市,一向不看重媒体态度的华为,从几年前开始就举办一年一度的分析师大会,请来众多对华尔街、国外投行有影响力的分析师参会。

  曾经参加这个会议的电信咨询公司BDA中国公司主席邓肯·克拉克就表示:“华为可能需要改变自己在国外的形象,其中可以考虑让外国人进入董事会等措施。”即使不考虑邓肯的后一句话,前半句“改变自己在国外的形象”,正是华为正在积极推进的。

  这也正是华为苦心积虑要发布两个版本财报的根本原因,让自己在国际市场更清晰、更透明,“让自己在国外,尤其是海外运营商客户中的形象更可信任”,付亮认为,“在中国市场,华为已经不需要如此,但是,国外运营商选择一家设备商的产品至少要用5-7年,运营商对你的认可、长期的信任感非常重要,华为的逐步公开信息与此密切相关”。

  不可否认,华为是一家“客户趋动”型企业,一切以客户为核心,这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过去,华为的海外拓展以亚非拉市场为主,而现在,海外市场的主攻战场已经是欧美的大运营商,获得这些主流运营商的认可,请专业会计事务所做财务报表、公开信息,这是华为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今年的报告显示,海外市场已经占华为收入的75%,华为不能再神秘下去了,否则生意就受影响。”资深人士如此说道。

  比照世界级公司

  当年以“华为的冬天”引起业界轰动和警醒的华为以及任正非,而今却没有冬天。“在运营商希望缩减投资的情况下,价格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如华为的设备更有优势”,业界资深人士认为, “今年1月就已经看到了华为今天的成绩,华为的单子一个接一个。”

  据市场调研公司Dell‘Oro的报告称,2008年四季度,华为市场份额从一年前的5%增长为12%,排名第二的设备商诺基亚西门子当季份额从一年前的27%下降为23%,第三大设备商阿尔卡特朗讯则从16%下降为14%。按目前发展速度,华为份额有可能在2009年超过目前位列第三的阿尔卡特朗讯。1994年,任正非曾口出狂言:“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分”。

  从“与强大得令人眩晕的对手(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等)”竞争起步,如今的华为已经有了和世界级竞争对手说话的权利。上述设备制造商的大老板们来华访问时,几乎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华为的竞争?”

  位居全球电信制造商首位的爱立信总裁思文凯称,“华为的成长来自其他制造商的下滑”,但是,其他人则很公关地说:“华为是我们尊重的对手。”

  从2008年报上看,华为的转型已经取得成效:“网络部署与集成服务同比增长111%,交付22万站点和231个交钥匙工程,累计交付超过45个管理服务项目,2008年管理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长67%”。在硬件制造利润下滑的今天,爱立信等国际巨头已经从电信服务上获得更多收益,而华为在2008年也在管理服务上取得不俗成绩。

  华为已经位列全球电信制造业巨头之一,但与其他企业相比,“华为的国际化视野、国际化的管理水平仍有差距”,付亮认为,“华为的当务之急,是真正成为国际化大公司,按国际化公司的做法做应该做的事”。

  在付亮看来,华为的战略应该考虑得更远一点,决策层应该引入更多的国际化血液,应该与产业链上下游,甚至与竞争对手更多地合作,营造自己的生态环境。在财务上,华为应当更透明、信息更公开,应该充分运用投融资手段而不仅是研发提高竞争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