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期间运营商短信收入几何?

(2009-02-02 10:20:47)
标签:

竞争情报

通信

短信

信息搜集

真伪辨别

it

比较令人意外,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新华社(新华网)发布的短信收入消息,据通信产业网头条消息《春节短信收入创新高》,这也是被转载最多的报道:

据三大电信运营商估算,从大年三十到初六期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超过180亿条,创出近年新高。

整个春节长假期间的短信收入有望超过20亿元(?)。

显然这还是一个估计,而且发送量估计来自春节前的新华社。可以肯定的是发送条数比2007年的152亿条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但20亿元的计算显得牵强:

按每条短信0.1元计算,在一周时间内三大运营商就进账18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以上只是保守估计,如果拜年短信是跨省市发送,还要收取漫游费,整个春节长假期间的短信收入有望超过20亿元。

首先针对消费者来说,跨省市发送短信,并不收取漫游费。我国似乎从来没有向短信收漫游费。至于运营商内部是否省间结算,与消费者无关。

即使是跨运营商之间的短信,运营商之间需要结算,但这是一种典型的零和交易,可以简单理解为消费者缴纳的短信费被分为了发送费和接收费两部分分别由两个运营商获得,运营商总的收入并没有增加。

同时根据规定,元月15日后运营商网内、网间短信差价已取消。即使是跨运营商发送短信,用户也不应该多支付费用。

目前执行的短信价格主要有:0.10元/条(全球通等后付费用户)、0.15元/条(神州行等预付费用户)、0.08元/条(小灵通用户),同时,针对短信量较多的学生用户(如动感地带用户)提供短信套餐,每条资费最低可达0.05元-0.06元,另运营商针对部分套餐可能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短信赠送。

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如果发送短信超过180亿条的话,收入应该会超过20亿元,但即使运营商也很难做这个统计,且这与省间漫游没有任何关系。

但根据各地反映看,由于重组和3G启动影响,短信发送成功率很可能低于去年,短信到达时间也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延迟,这些都会影响到短信发送的数量。因此能否达到运营商春节前预计的180亿条,还需要运营商提供的一手数据。不知道哪个新闻机构会获得:新华社?央视?还是网络媒体?

与短信收入相比,我更关注的是漫游费收入,去年漫游费上限大幅下调后,运营商的漫游收入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也希望记者们能追一下。

 

关于短信的可能误解之处:

1、发送方有哪些?

2008年春节,发送方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手机用户,及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小灵通用户。

2009年春节,由于运营商重组已经完成,TD-SCDMA十城市试商用网已建成,28个城市正陆续建成,发送方包括中国移动(GSM/TD-SCDMA)、中国联通(GSM和小灵通)、中国电信(CDMA和小灵通)。

2、关于短信价格。

国家要求运营商取消网内网间差价,但并未要求统一为一个价格。因此多个价格都会出现,此外还有与短信相关的套餐,价格并不是统一到0.10元/条。

 

相关:

2008年通信圈十大误解 [原创 2009-01-22 ]
2009年春节假期见闻和感受 [原创 2009-01-31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