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风暴或现中国移动"走出去"良机

(2008-11-06 11:43:01)
标签:

电信

国际化

移动

竞争情报

金融风暴

通信信息报专访。记者将标题定为“金融风暴不是移动"走出去"最佳时机”,这并未能表达我的全部意思。实际上,金融危机下,对于手握大量现金的中国移动来说,有了更多的机会。中国移动应该密切关注市场,以不错过环境变化后出现的“走出去”的机会。中国上海股市到了1600多点,国际石油期货到了60美元,这都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可以选择出击机会。

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移动走出去的每一步应该更为慎重,以防踏上“地雷”(收购隐藏了巨额风险的不良资产),正如股市不是每只股票都挣钱一样,走出去的合作伙伴选择更为重要。

而在合作方式上,除了全资收购外,中国移动走出去应考虑更多的方式,如在海外建立办事处和研发机构,在收购方式上,也不应该局限于全资收购,还可以考虑控股、参股、战略合作等方式。

采访全文: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近日对外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移动将重新评估市场风险,谨慎进行海外并购。此前,王建宙曾表示有意在东南亚寻求投资机会。那么,全球金融危机究竟对中国移动带来了哪些影响?这是否正是中国移动大举进军全球市场的时机呢?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独立IT/电信分析师付亮。

 

记者:王建宙近日在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站博客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国移动目前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个挑战来自国际金融风暴和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全球金融风暴给中国移动造成了直接影响。您认为目前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移动究竟带来什么样的实质性影响?

 

付亮: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运营商业务的影响已经显现,例如在一些沿海城市,由于客户业务收缩的关系,新用户增加速度、高端用户的ARPU值,都会出现变化。这正是目前运营商关注的重点领域。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波及中国,以及影响到全球的实业领域,对运营商的影响也会不断加大。

 

记者: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下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移动的股价。同时,中国移动的国内业务可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对此,你是否有比较可行的建议?

 

付亮:如果没有融资行为,股价与公司经营情况关系并不大。但市场需求下降将明显影响公司业绩。这个时候,企业更需要做的是练好内功、开源节流,力争减小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开源节流是大多数企业正在做的,对于中国电信企业来说,练好内功更重要,具体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借此机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学习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二是从技术、产品角度来看,如果有可以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渡过难关的产品就应该积极推广;如果没有,就应该积极研发。此外,中国移动应积极储备新业务,以便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抓住新的机会。

 

记者:王建宙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移动将重新评估市场风险,谨慎进行海外并购。对此,你有何看法?

 

付亮:国际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移动进军海外的策略也应该有所变化,既要抓住新出现的机会,也要避免新环境下出现的大量新问题和潜在的危机。因此,中国移动推进海外并购应该慎重。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移动有充足的现金和良好的现金流,现在应该是它加快海外拓展的时机。 

 

记者:你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移动国际化是被迫,这一说法让人觉得意味深长。为何这么说呢?

 

付亮:实际上,中国几家运营商都在做国际化的探索,相对来说,中国移动国际化的愿望更迫切。目前,中国移动在收入和盈利上明显领先于竞争对手,在非对称的政府管制下,中国移动在国内电信业的投资机会逐渐减小,而中国移动是国家控股的大型企业,资金要想进入非主营领域(如抄底房地产)又会受很多限制,这样一来,中国移动要想给股东带来不断增长的收益,只能是积极投身国际市场,从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利益。中国移动也将目标对准了发展速度较快的新兴市场。

 

记者:不少人认为,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是中国电信业在国际市场上做大做强的一个时机。那么,国际金融危机是否正是中国移动向国际市场跨出更大一步的时机?

 

付亮:由于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国际化经验有限,国际资本运作经验更少,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并不是走出去的最佳时机。基于同样原因,中国金融业也很难大幅抄底美国金融市场。但对于一直在研究国际市场,并非常希望走出去的中国移动来说,由于国际金融环境变化,可能会出现一些投资机会。中国移动应该积极跟踪国际市场变化,从中发现并抓住这个机会。但正如王建宙所说,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应该谨慎,冒然出击是愚蠢的做法。

 

记者:您曾经指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方式,如全资收购、控股、参股、战略投资等,根据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你认为中国移动适宜以何种方式实现更有效的国际化?

 

付亮: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中国移动要走出去,除了在全球建立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和研发机构外,投资的方向肯定是它所熟悉并有规模经济优势的电信运营领域,如果想投资其他领域,可能在国内选择还更好一点,至少有文化相近、易于融合的优势。至于投资哪个国家以及何种投资方式,实际上并不由中国移动自己决定,中国移动也不要受全资控股发展中国家的运营商这一模式的限制,而应该开拓视野,以发现更多的机会。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参股、战略投资一些发达国家的运营商的机会会陆续出现,中国移动也要抓住这样的机会。

 

记者:与中兴、华为以及中国石油相比,你认为中移动的国际化还存在哪些缺陷或不足,前者有哪些国际化经验值得中国移动借鉴?

 

付亮:实际上,电信运营商可以学习的对象还有联想、中国铝业。中国移动要学习的主要是国际合作方式的多样化,以及进入国际市场曲折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另外,中国移动也应该学习一下英国电信、AT&T进入中国的模式,它们进入中国的目的,主要是为国际化公司和它们原来在本国市场的业务合作伙伴服务的,中国移动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网络和用户,相信会有不少国际化机会。

相关:

一本书浓缩20年移动通信及生活变迁 [原创 2008-11-05]

中国电信管制面临的三个转变和一个推动 [原创 2008-10-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