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竞争情报电信漫游资费it |
昨天,信产部、发改委发布《关于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通知》,并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部清算司就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最终方案答新华社记者问》,漫游费上限下调方案确定,简单说就是,主叫6毛每分钟,被叫4毛每分钟。实施时间也非常明确,3月1日起实施,却有技术困难,不迟于5月1日。
虽然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见《分析漫游上限调整新方案:打补丁打出新问题》),但但只要实施就比拖着不决策强得多。从去年4月开始消费者调研,到现在已经快十个月了,带来的只是一波高过一波的用户意见和媒体误报。其实制定得只是价格上限,运营商实际执行价格只要不超过价格上限就可以了。由于允许运营商向下调整,即使存在一些问题,仍可以在实施中加以调整。
这次漫长得漫游费调整从网络调研、专家调研、会计师事务所成本核算到召开听证会、确定实施方案,可谓一波三折,象刘兴亮说得,可以写一部肥皂剧了。虽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探索,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相信有关部委今后调整时会总结经验。例如:
1、电信企业高固定资产、低变动成本的成本结果,不适合成本核算,因为随着使用量增加,平均成本迅速下跌;
2、价格下降听证效果不明显,尤其是类似的上限下调,还是尽早调整,并不断调整为好,最好建立定期的调整周期不断分析并调整(象各地的最低工资和运营商间互联网费用结算标准那样);
3、有关部委应密切关注媒体舆论报道,避免“漫游通话成本是零”这样的明显不合理报道成为主流,有关机构应该尽早辟谣,即使不能说明成本实际金额,说明成本构成也好,专家以个人名义出面解决不了这一问题,专家并不能代表国家机关观点,反倒可能引起更多的不必要的误解;
4、决策周期越短越好,拖得时间越长,引起的反响越大,越难调整;
5、形成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是价格调整的前提,否则价格调整结果可能是“一家欢喜多家愁”。
现在,漫游费上限新方案已经公布,移动联通们这个月剩下的不多工作日要辛苦了,感谢你们。相信你们会看到,资费下调可以鼓励使用量增加,并不全是负面。
至于漫游费下调后,固网运营商及联通的经营问题,有关部委也已经注意到了,相信会很快解决。固网运营商电信、网通很快会获得移动牌照。联通自己也应该考虑一下,能否自己拿出一个合理的“壮大双网”的方案来呢?
另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
07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广电总局、信产部出台互联网视频管理规定;
猪年倒数第二个工作日,广电总局、信产部就《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答记者问;
猪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信产部、发改委在全力抗灾的同时,仍召集相关机构讨论漫游费修改方案;
此后的下一个工作日,也就是鼠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信产部、发改委下发漫游费上限下调通知。
含义在哪里,不多说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