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信资费竞争情报漫游费it |
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征求意见的方案是,以听证会第二方案为基础,在总降幅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方案做适当结构性微调。方案内容为,不区分后付费和预付费用户、不区分是否占用国内长途电路,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主叫降为每分钟0.6元、被叫降为每分钟0.4元。移动运营商可以在上述标准以内,制定具体收费标准。
也就是说,在听证会第二方案的基础上,将主叫从每分钟0.7元调整为每分钟0.6元、被叫从每分钟0.3元调整为每分钟0.4元。
这次调整,在基本维持运营商利益不变的情况下,对方案二主叫被叫进行调整:
1、主叫下调,可以避免原方案中出现的部分情况下资费上涨情况(分析见漫游费上限听证两方案缺陷分析);
2、主叫下调同时上调被叫,对运营商影响不大,减少了对弱势运营商联通的影响(不过即使这样相信这个方案联通也很难接受)。
这可以说是给原方案二打补丁,但正如一些电信资费专业人士说的那样,调整漫游费揭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资费问题陆续暴露出来了。补丁解决了资费上调问题,又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
对消费者来说,这个新方案实际与方案二相比上限略有上调,因为主叫资费高,可替代的通信方式很多,但被叫资费则很难替代(不幸,这次我也在漫游状态接受了多个节日期间仍坚持工作的记者采访)。
此外,虽然新方案解决了部分情况下主叫上涨的情况,但出现了更严重的本地资费高于漫游资费的不合理情况。
例如:上海神州行基本资费用户在北京,按新方案,主叫全国每分钟0.6元,被叫全国每分钟0.4元。
而北京神州行基本资费用户在北京本地,被叫申请套餐可包月,主叫本地资费每分钟0.6元。而主叫本地以外的地区为每分钟0.6元+每6秒0.07元长途费。即使按最低的0.1元左右的IP长途费,其主叫外地的资费也已经高于上海漫游用户。这个问题比原方案二更大。原方案二主叫国际长途不合理现象也仍存在。
由于本地呼叫有本地、国内长途、国际之分。因此漫游状态下也应该将这三种情况加以区分。我认为目前最佳漫游资费上限方案为:
被叫上限 0.30元/ 分钟(原方案二)
主叫漫游所在地电话 0.40元/ 分钟(原方案一预付费用户资费,或将预付费和后付费分开,预付费060元/ 分钟,后付费0.40元/ 分钟)
主叫漫游地以外的国内电话 0.70元/ 分钟(原方案二)
另:漫游时国际长途=主叫漫游所在地电话资费+国际资费
详细分析见《漫游费听证结果不容乐观推荐最优方案》。
春节过了,南方抗击雪灾最艰苦的时间已经过去,无论选定那种漫游费降低方案,越早实施,让消费感觉到价格下调越好,否则只能是积聚不利的舆论。
同时,运营市场竞争格局调整,也应该尽快进行,同样也是越早越好。固网运营商没有移动牌照,不应该成为漫游资费上限不能下调的借口,但应该看到,只有尽快向固网运营商发放移动牌照,壮大联通双网,才能在移动通信市场形成有效竞争局面,也只有在这种时候,运营商也才有降低资费的动力。
顺祝各位网友读者,春节快乐。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