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竞争情报电信资费漫游费it |
方案一:取消现行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高出本地通话标准资费的每分钟0.2元。国内漫游通话费实行主被叫按同一标准收费。不占用国内长途电路的,后付费用户上限标准每分钟0.4元,预付费用户每分钟0.6元;占用国内长途电路的,另外加收国内长途通话费,每6秒0.07元。
方案二:取消现行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高出本地通话标准资费的每分钟0.2元。不区分是否占用长途电路,不区分后付费和预付费用户,国内漫游通话费实行主被叫差别收费。主叫上限标准为每分钟0.7元,被叫上限标准为每分钟0.3元。占用国内长途电路不再另行加收国内长途通话费。
有趣的是,两个方案都将“取消现行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高出本地通话标准资费的每分钟0.2元”作为第一句话,这明显是为了应付那些要求取消漫游费的舆论的,事实上,但取消这个意义并不大。
仅取消每分钟0.2元后的结果就是方案一,这表面上符合北京市消协以及各大小媒体的舆论压力,实际大多数时候,总体资费并不低。尤其是预付费用户漫游时被叫资费很可能是“每分钟0.6元+每6秒0.07元”,与原资费相比,仅下降了每分钟0.2元。在深入探讨漫游费中我提到了如果仅取消每分钟0.2元的漫游附加实际运营商是很愿意接受的。
事实上,方案二总体资费大多数时候更低。被叫上限标准为每分钟0.3元,远低于原来的至少每分钟0.6元,最多每分钟1.5元。而主叫呼叫漫游地时,如果执行上限标准,仅后付费用户资费比现在资费高每分钟0.1元,其他时候都低。被叫明显低于主叫,也非常合理。
可能,现在那么说“取消漫游费”的要傻眼了(当然有人可能也会说这是他们的胜利,就让它们胜利一回吧)。下面对后付费用户两个方案进行比较(由于方案二,后付费和预付费相同,实际预付费用户将明显优惠)。以便消费者和听证代表比较。
后付费用户两个听证方案受益对比
拨叫类型 |
原漫游资费 |
方案一 | 方案二 | 资费低方案 |
主叫漫游地当地 |
0.6 元 /
分钟 |
0.4 元 / 分钟 | 0.7 元 / 分钟 | 方案一 |
直拨国内长途 |
0.6 元 / 分钟 +0.07元/6秒 | 0.4 元 / 分钟 +
0.07元/6秒 |
0.7元 / 分钟 | 大多时候,方案二 |
拨国内长IP途 |
0.9元 /
分钟 |
0.7 元 /
分钟 |
0.7元 / 分钟。不需拨IP了。 | 相同 |
做被叫接听漫游地当地 |
0.6 元 /
分钟 |
0.4 元 /
分钟 |
0.3 元 / 分钟 | 方案二 |
做被叫接听漫游地以外电话 |
0.6 元 / 分钟 + |
0.4 元 / 分钟 +
0.07元/6秒 |
0.3 元 / 分钟 | 方案二 |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运营商能支持这两个方案,实际目前的平均漫游费水平并不高,相信即使下降到这个资费水平,由于会刺激话务量增加,对运营商的盈利影响也不大。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