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和远方”杯第四届中国诗歌擂台赛第三周冠军:古典《佛说》

(2023-11-01 23:01:47)
分类: 原创。诗歌
“诗和远方”杯第四届中国诗歌擂台赛第三周冠军:古典《佛说》

佛说

坐在寺院敲打木鱼的人,活得像秋末的鸟鸣
不悲不喜,旧青色的布衣上
除了姓氏,性别,不能把自己置身于世外
还挂着有意义的降生,无意义的死亡

从生到死,其中的万物病痛
都是时间的印记,不管是花间错,还是
独爱那些瓦片下的薄暮

墙上挂着的时钟老了,佛经也很难发出声音
只剩下一张带皮的躯体
及一把连着筋的骨头,这个人间
他们还想不想再走一遍?


“诗和远方”杯杯第四届中国诗歌擂台赛评论团评论员简评:
  

简评:细读这首诗,有些让人惊愕。既非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也非被述说者之自语,而是第三者说:佛说。呵呵,是否有些大水冲撞了龙王庙?
   更特别的是,既非褒,也非贬,也是第三义:佛,为什么这样说?
   这口气:“他们还想不想再走一遍?”佛啊,为什么这么说?
   这明显责备的语调,立时让我想到了“转世”一词,这词语的多义,霎时就在我们的面前,展开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
   我是寺院的门外汉,那是另外的一个精神向度。佛,从来都是居高临下,也从不言语……而这首诗,大胆地借用“佛”的嘴,泄露了一下“天机”,身在其中者,应解其中味?哦,生与死,人与佛,这如乱麻的迷局,佛一开口,似乎就自然地露出了“诗意”的裂隙……
黄钺(诗人、评论家)

读这首诗,我想起音乐人圆光的一首禅乐,其中有一句歌词:“倘若今生心未死,还入浊世化群生。”细思量,世间所有修行的目的无外乎能够坦然面对有意义的生和无意义死,不再生出悲喜,而这所谓的“意义”也不过是人为的界定。想留住一颗平常心,就要勘破“万物病痛”,随顺生命的流逝,无论是花间错的年少欢好,还是薄暮清霜的苍凉晚景,都要用心去体会,去热爱。平常心就是禅心,用心生活,就是佛要告诉世人的生命真谛。所以,行走在人世,何处不是寺院,哪里不是修行?红尘还是道场皆在心间,放下执念,走一程,就见一程山水。
此诗调性沉稳,含蓄中见真知灼见,是一首很不错的禅意诗。结尾部分,以时钟的苍老喻指生命的枯萎和终结,以设问的句式叩问生命的轮回,给人以反思和醒示:不管愿不愿意,所有逝去,都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来。
——海恋(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