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日报》20230618副刊父亲的书箱
(2023-06-22 17:47:19)
标签:
文化情感教育历史 |
父亲的书箱
刘燕飞
打记事起,我就看见,屋子的土墙边摆着两个大红漆木头箱子,还有一个枣红色小箱子。红漆大箱子是母亲的嫁妆,精致的小箱子就是父亲的书箱。
父亲的书箱小巧精致,刷着紫红色的油漆,经年之后,呈现紫黑的颜色。箱子口边缘镶嵌有黄铜镂空花卉纹搭扣,还有两只新月状把手。当年,父亲就是手拎这个书箱,踏入大学的校门。
父亲上学的年代,生活非常艰苦,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冬天也没有得体的衣服穿。他说,那时候只盼有朝一日能够考上大学。
父亲的愿望实现了,他成为十里八乡第一个大学生。我奶奶特意请木匠师傅,给他打了一个小书箱。这书箱是香樟木材质的,可以放书本,也可以放衣物,芳香且不怕蛀虫,成为父亲心爱的一个物件。
父亲上大学带着书箱,后来去芜湖工作了也带着它,辗转到新的工作单位,还是带着它。我们都知道这樟木箱子就是父亲的宝贝。父亲说,樟木是名贵木材,又防蛀虫,放衣服和书本才好呢!而且,那是奶奶的一番心意。
父亲是惜物的,也爱惜他的书与小书箱。他经常对我们说,一定要爱护书本,一个不爱护书本的人,哪能搞好学习呢。所以,我们从小就爱惜手里的新书。如果书页脏了破了,是要挨父亲一顿骂的。
大哥上学了,父亲就把小木箱子交给他,放在屋子里,当作他的书箱。小木箱有着好闻的香樟味道,摸起来很光滑,大哥很喜欢。父亲一遍遍地说着他那时候上学是多么不容易,要我们珍惜光阴,努力治学,勇敢闯荡。
我们渐渐成长起来,父亲也悄然老了很多。父亲退休那年,我正好参加工作。他嘱咐我把小樟木箱子收藏好,那是个旧物,是奶奶传下来的,跟随他半辈子了。
很久了,我几乎忘记还有那个小箱子,直到自己搬新家,才翻出来。小箱子颜色暗淡,落满了灰尘。我用湿毛巾擦洗干净,轻轻打开箱子,一股尘封的味道扑鼻而来,还是那股熟悉的香樟味。
我把父亲的书箱再次收藏起来,它印着岁月的沧桑,也留藏着那个年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