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20230615副刊父亲的书箱

标签:
文化情感教育历史收藏 |
刘燕飞
打记事起,我就看见,屋子的土墙边,摆着两只大红漆木头箱子,还有一只枣红色小箱子。红漆大箱子是母亲的嫁妆,而那只看着精致的小箱子,就是父亲的书箱。
父亲的书箱小巧精致,刷着紫红色的油漆,经年之后,呈现紫黑的颜色。箱子口边缘镶嵌有黄铜镂空花卉纹搭扣,还有两只新月状把手。
记得当年,父亲就是手拎这只书箱,踏入大学的校门。
父亲上学的年代,生活非常艰苦,饿肚子也是经常的事,冬天,没有得体的衣服穿,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跑路,父亲说,那时候,也没觉得苦,只盼有朝一日能够考上大学。
父亲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成为四里八乡,第一个走出农门的大学生。我奶奶特意请木匠师傅,给他打了一只小书箱,这只书箱,是香樟木材质的,可以放书本,也可以放衣物,芳香且不怕蛀虫,成为父亲心爱的一个物件。
父亲上大学带着书箱,在手里拎着,觉得很体面。后来去工作了,也带着它,辗转到山里的兵工厂里,父亲还是带着它。我们都知道,这只樟木箱子,就是父亲的宝贝,父亲说,樟木是名贵木材,又耐蛀虫,放衣服书本才好呢!而且,那是奶奶的一番心意,也是父亲手里唯一值钱的东西。
父亲是惜物的,也爱惜他的书与小书箱。父亲经常对我们说,一定要爱护书本,一个不爱护书本的人,哪能搞好学习呢!所以,从小,我们就认真读书,爱惜手里的新书。如果,书页脏了破了,书脚卷了,是要挨父亲一顿骂的!
很久了,我几乎忘记还有那只小箱子。直到自己搬新家,才偶然翻出来,小箱子颜色暗淡,落满了灰尘。用湿毛巾擦洗干净后,又焕然一新,轻轻打开箱子,一股尘封的味道,扑鼻而来,还是那么馨香,心中不禁喜悦。
我悄悄把它再次收藏起来,那可是我家的传家宝啊!也是父亲一辈子的挂念!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也写满了那个年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