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谦虚,不要骄傲

(2018-09-02 13:54:08)
分类: 悦读时光
稻盛和夫先生的《六项精进》中的第二项是:要谦虚,不要骄傲。
稻盛先生认为:谦虚是最重要的人格要素。谦虚,并非只针对成功后骄傲自大的人,而是要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用强硬手段排挤别人,看上去也很成功,其实不然。真正的成功者,尽管胸怀火一般的热情和斗志,但他们同时也是谦虚的人、谨慎的人。谦虚的举止、谦虚的态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资质。然而,人们往往会在取得成功,地位上升之后,忘了谦虚,变得傲慢。这时候“要谦虚,不要骄傲”就变得更加重要。
以上是书中的摘录。
谦虚,就是克服骄傲。我想,首先得找到骄傲的源头。个人认为骄傲的源头主要如下:
一是才。这在我第一次读《六项精进》是曾写过。“恃才放旷”,是因为有“才”才会骄傲。对应“才”傲,如何克服?我们要明白“才”为“天赋”,是整个宇宙赋予了你才能,你只是被拥有,是代行其“才”。明白才不属你,则无权骄傲。
二是“功”。“功成”就自然想“名就”,自然就骄傲了。嘴上说“功”是大家的,但是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心还是“表功同时表谦虚”呢?“功”是什么?是“果”。要克服因“功”而傲,大家常说“功劳是大家的”,其实,这样的认知未必能真正谦虚,或许淡化了“功”,多思考“劳”,更能克服因“功”而傲。
三是“我”。为别人而骄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我们讲的骄傲,主要是个人“翘尾巴”。如何克服因“我”而傲呢?借用佛家思想,世间本“无我”,既然“我”本不在,只是以“我”相称呼(名)而已,如此,自然不会因“我”而傲。
四是“比”。很多时候骄傲源于比较。前面的才、功、我都是在比较中产生出“骄傲”的,“我”比大多数人有“才”,骄傲了;“我”比大多数人“功”大,骄傲了;“我”比大多数人“优秀”,骄傲……比的背后是“争”,“争”的是“名利”,名利乱心,故而骄傲。“名利”这些“实在的”,在佛家思想中,依旧是不存在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明白了这一点,则不会因“比”而傲。提到比,顺带说说自信,自信就是因“自”而信,并非因“比”而信。
如果佛家的“破我执”“破实执”不接受,不理解。那可以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观照“骄傲”。
在一群人中,“我”怎样?在一国中,“我”怎样?在地球层面,“我”还有骄傲之本吗?……在宇宙之中,地球如“尘埃”,“我”呢?
一年看,“我”可能有“傲慢之本”;时间拉长到十年,百年,千年……有何傲慢之本?
最后,想说“谦受益”这几个字,不是因为“受益”而谦。“我”如尘埃,当谦虚。或者,连“尘埃”都不如,更当谦虚。受益与否,无需考虑。
写此文,不是我谦虚,实是因为自己太不谦虚,今日好好梳理,提醒自己。也与有缘者共勉。
赵飞于2018年8月24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