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2024-09-28 13:16:36)
标签:

旅游

佛学

情感

时尚

文化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国清寺山门前的七佛塔,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七佛的最后一位正是释迦牟尼。七佛塔的上方,可以看到“一行禅师墓”。

过了丰干桥,就是国清寺大门。两只威武的石狮镇守桥头。这丰干桥不一般,走在上面,发现这座石桥竟然是由无数颗石子堆砌而成的,不同颜色形状的石子组成花纹的路面极为古朴震撼。这桥的名字是为纪念唐代国清寺内丰干高僧而命名的。

丰干桥始建于宋景德三年(1006年),为单孔椭圆形乱石和大砾石砌成的石拱桥。 桥长14米、净跨径11米、桥宽3.4米,两侧设矮石栏杆荷花柱,桥面用卵石铺成。下游桥栏中节栏板上外侧刻有“乾龙巳酉年(1789年),袁殿拱捐建”。丰干桥是国清寺的形象桥。掩映在黄墙、绿树和涧水萦流氛围中的丰干桥,精巧,古朴,典雅,而且,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人文内涵。丰干桥入选《中国桥梁技术史古代篇》的唐代椭圆形古桥。技术含量高,坚固耐用,欲与现代桥梁试比高。并不宽绰的桥面铺设,却颇费心机和工夫。紧靠护栏的两侧,各铺设宽约30公分的长条石板,可供一人通行。中间卵石桥面,划分为左中右三条通道。左右通道,宽约90公分,用大块的五彩卵石铺设,有简单的直线图案。中心通道最宽绰,也最精美。宽约1.2米,全用光滑、均匀的卵石铺设,有连缀的扇形图案。整体看去,很像一条蓄势腾飞的中华龙。如今在古木参天遮掩下,该古桥虽历练沧桑,巍然屹立,长盛不衰,独领风骚,风姿犹存。经中国古桥研究委员会近十年研究和论证认为,丰干桥始建于隋朝,现存桥为唐代古桥。

有游客很认真地在桥下的河道中向桥底拍照,我当时不理解,后来我回到家中,一查资料一看照片,我惊呆了!原来桥的底部也是全部鹅卵石叠成,并不仅仅是桥面如此!简直就像是古代神仙来造的桥,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有神仙双手一招,凭空飞来一万块卵石,在空中飞舞之后,自动组成了一座桥。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

寺前的参天古树遮天蔽日极为壮观。其中有一棵像在做广播体操的体侧运动,弯着腰冲向天空。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游台州7,国清寺前的五彩鹅卵石古桥,始建于隋朝,现为唐代建。七佛塔不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