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2022-12-17 08:34:31)
标签:

情感

文化

教育

历史

娱乐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卷七
1259,格里高里追赶逃兵,没想到逃兵中遇到了自己的父亲。上演了一出哭笑不得的喜剧。格里高里作为师长是他父亲的上级,而父亲毕竟又是他的长辈。随后整个逃兵连被格里高里制服,回到了战线。父亲接下来自然是收到战友们的恭维,说他儿子统帅能力真棒云云。这位父亲的心情经历了恐慌,愤怒,羞愧,不情愿,骄傲的一系列变化,生动极了。
1290,叛军胜利会师。但是,军官根本看不起哥萨克,言语中对哥萨克很轻蔑。格里高里很不爽。喝醉的他来到了阿克西妮娅暂住的阿克西妮娅姑妈家,没遇到她(她外出买酒了),却遇到了她的丈夫斯捷潘。原以为和这位绿帽侠干一架。没想到绿帽侠请他坐下喝酒。阿克西妮娅的情夫与丈夫竟然坐在了一张桌上。不一会儿,买酒回来的阿克西妮娅惊讶地看到两人做在一张桌上,完全惊呆了。三个人竟然喝起酒来。此中之五味杂陈各位可以体会下。看得出,绿帽侠斯捷潘从愤怒转为无奈,只能接受这顶苦涩的绿帽子。默许情夫格里高里的存在。
1307,格里高里与妻子娜塔莉娅离别前的温情,描写得很自然动人。
1326,师长格里高里与他的有能力的参谋长科佩洛夫的一段谈话,借参谋长的话反映出格里高里是一个质朴粗俗的农民哥萨克的本质。这对话让格里高里的形象更为深刻了。很有意思。
1328,格里高里面对上司的大声呵斥,公然威胁要干掉对方,踢门而出。绝对精彩刺激的一段。
从他对英国援军的态度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反对外国势力干预本国战争的人。
1336,里高里想明白了,中国人赤手空拳支援布尔什维克是为了解放全人类的理想。而英国人带着但克大炮支持叛军,是为了钱。这与俄乌战争,多么相似。西方支援这么多武器给乌,为了什么?为了钱!格里高里想要与他的参谋长辩一辩,没想到,参谋长在路上被炮火夺去了生命。
1337,娜塔莉娅的哥哥米吉卡回到鞑靼村进行报复,他是惩罚队的,通过亲自枪毙有赤化嫌疑的人而一路升官到了准尉。审讯犯人很有一套。中校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恶鬼。他是一个残忍得刽子手。他一回到村中,就报复之前干掉他的父亲与爷爷的,现在加入了红军的科舍沃伊,把他家留下的老母亲与小孩全都宰了。引起了全村震动。格里高里的父亲潘苔莱为这种残忍的行为与这位亲家侄子划清了关系不让他再进门。米吉卡威胁道,要不是妹妹娜塔莉娅嫁到他们家,就动手宰了这老头了。这段故事极为震撼。
1354,战争导致潘苔莱一家失和,再也回不去了。
1363,不检点的达丽亚染上了没读,没脸面对他人。
1377,司令部撤去师长格里高里,让他带一个连,但晋升为中尉。格里高里申请去后方,没有被批准。格里高里与自己师里的哥萨克们告别。突然,他接到了一个噩耗,直往家里赶。
1382,娜塔莉娅听到有传言格里高里与阿克西妮娅又好了,于是来到她家质问。两人不欢而散。
1389,娜塔莉娅又怀孕了,第三胎。但是,由于知道格里高里又背着他与阿克西妮娅在一起,她觉得无法容忍一次次的背叛,瞒着家人,去堕了胎。但是,愚昧无知的老太婆用的铁钩,把她弄得大出雪,医生都无法挽救了。临终前,她对儿子说了悄悄话。如医生所说,中午,她没了。这段故事极其悲伤,不忍多读。
1401,格里高里接到噩耗的电报后飞速赶回家,父亲为没有照顾好儿媳妇感到抱歉。母亲告诉格里高里,娜塔莉娅是因为他和阿克西妮娅死灰复燃,对爱情绝望才想到堕胎的。父子情深,边饮酒边谈论收成。突然,格里高里的小儿子来了,他亲了格里高里的嘴唇让格里高里大惑不解,随后的一句话真的叫人泪奔,小儿子泪水模糊地说,爸爸,妈妈活着的时候对我说了最后一句悄悄话,是在你回来的时候,我替妈妈亲亲你,她让我告诉你,让你疼爱我们俩。通过儿子的话语,表现出娜塔莉娅直到死,都深爱着格里高里。
1406,格里高里知道他对娜塔莉娅的死负有责任,非常痛苦。
1432,格里高里大家庭的人越来越少了。达丽亚在河中游泳时淹S了。但她是自杀。
1438,阿克西妮娅经常叫格里高里的儿子米沙特卡到自己家玩。还给他糖吃。帮他修补衣服。这种行为惹怒了格里高里的母亲伊莉妮奇,她怒斥她想要利用孩子讨格里高里欢心,而对方只是强调自己喜欢孩子。其实她是把对格里高里的爱寄托在这个长得酷似格里高里的孩子身上了。
1441,整个鞑靼村的男人都被拉去打仗,潘苔莱也不例外。老头子似乎预感到自己很难再回来。在粮食的播种与收割事宜上左叮咛右嘱咐。
1445,潘苔莱从军队开小差溜回了家,但是被惩罚队抓住,送回审讯。他因为儿子格里高里的名声与军功,免受鞭刑,被剥夺下士军衔,放他走了。回到家后,举家开始撤离红军即将到达的鞑靼村。这是紧张又喜剧的一段剧情。后来他找医生开了一张腿病证明,使他不再需要去前线。
1450,红军占领了顿河西面的哥萨克村庄,但出乎逃到东岸的哥萨克军人们的意外,红军没有侵犯占领的村庄,而是秋毫无犯,用钱向村民买食物。完全不复仇。
1461,村里的熟人们的尸体一具一具被运回来,大家很悲痛,格里高里也盖着布,躺着被运回来,大家以为他战S,个个悲痛欲绝。没想到,他没事,只是得了伤寒病。作者与大家开了个深沉的玩笑。
1470,全村要撤离。格里高里找到阿克西妮娅,与她约定一起撤离。
1492,阿克西妮娅得了伤寒,奄奄一息,格里高里找到一户人家,把自己所有的钱与一把步木仓交给了贪婪的男主人,拜托他们照顾阿克西妮娅之后,继续赶路。
1497,格里高里一路逃难到一个村子遇到了同乡人。得知父亲潘苔莱已经去世。折磨了老头子两周。儿子将父亲埋葬在异乡。一个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就这么没有了。
1517,格里高里等人被拒绝上船,于是他们决定留下等待红军到来。他们大吃大喝一醉方休。

卷八
1526,阿克西妮娅病好了,她回到了鞑靼村。格里高里的母亲听说很多人说他儿子已经S了,但是她认为都是谣言,坚信自己儿子还活着。
1534,格里高里加入了红军,当了骑兵连连长。与波兰白卫军作战。科舍沃依与格里高里的妹妹杜尼亚什卡结婚了。有了这位生力军后,格里高里家的家业又得以重振。
1552,在先后失去大儿子,丈夫之后,格里高里的母亲心里想着的只有自己的小儿子了,她格外珍惜小儿子的来信,她找阿克西妮娅读音,一个母爱,一个妻子的爱,两个深爱着格里高里的女人,天天读这封信,直到把格里高里的信纸读成了碎片。相当令人感动的爱。她在昏迷中回忆小时候喂奶给小儿子吃的场景,她在微风的月夜,对着空气呼喊自己的小儿子格里高里。她回到房间,拿出了自己的寿衣,三天后她走了,没有能等到信中说好的夏末秋初儿子回来。格里高里的两个孩子难以理解家里又少了一位亲人,阿克西妮娅把他们俩接回去,讲故事,安慰两个小家伙,让他们不想死去的奶奶。这段剧情,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万万看不得,太感人了。但愿天下的人们永远和自己的父亲母亲住在一起,永不分离。那才是真正幸福的日子啊!父母的爱永远是最无私的,朋友们,不要离开你们父母的身边啊!
1563科舍沃依当上了鞑靼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他歇斯底里般的极左行为让家庭很快有了裂痕。他要清算一切,包括曾经在敌军阵营犯下罪行的格里高里。夫妻俩一个恨格里高里。一个可怜自己哥哥。
1584,当上了副团长的格里高里成熟了,回老家的路上没有理睬异性的诱惑。
1590,格里高里终于回到了老家。阿克西妮娅与他久别重逢。这段在格里高里的老部下普罗霍尔的调侃下,把阿克西妮娅写得宛如就在我眼前。写得太棒了!作者的写作实力高深莫测!
1594,疑心病很重的科舍沃伊在饭后明说不相信格里高里能改过自新,认为他一定带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对苏维埃有害的秘密。他对牺牲在格里高里部队下的同志们的事永远怀恨在心。格里高里则回击道对方也亲手干掉了自己的哥哥,以及同志们。格里高里强调自己无意再打仗,只想做农民。两人谈崩了。
1608—1619,格里高里的老乡,他哥哥彼得罗生前的好友福明告诉他,现在不是时候,附近村子哥萨克因为不满余粮征集制而暴动,一场逮捕开始了,建议他尽快离开此地。格里高里不为所动,准备勇敢直面。吉凶未卜的生活使他在焦虑中度过日子。突然一天晚上妹妹来通风报信,她丈夫正在向上级汇报格里高里的一切。格里高里连夜逃离村庄。
1643,福明因为自己家也被余粮征集搞得很糟糕,而谋反。他赶在苏维埃解除他的武装之关键时发动叛乱,自立门户,转辗各地。突然,有一天他的手下逮住了一个人押送到福明面前,原来是流浪各地的格里高里。在深思熟虑后,格里高里决定加入这伙匪军。福明想要发动各村的哥萨克,可是,没有用,大家已经厌倦了战争,应者寥寥。第二年四月,他的部队只剩下86个人了。格里高里也准备挨到夏天,偷马回鞑靼村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在树林中,懈怠的福明遭到伏击。86人只剩5人。
1676,5人中的卡帕林怂恿格里高里干掉另三个人去找红军投诚以活命。格里高里反对,并没收了他的武器。晚上,卡帕林就被怀疑他的另三人干掉了。
1698,格里高里脱离了福明所在的匪帮,潜回村子去接阿克西妮娅到南方去。趁妹妹杜妮亚什卡的极左老公,可怕的米哈伊尔去城里,把孩子托付给了妹妹,两人趁夜色离开了村子。
1706,在南下时,他们俩遇到征粮队的哨兵,阿克西妮娅中弹,S在了格里高里的怀里。本书的女主角就这么没了,小说即将谢幕。
1714,格里高里回到了家乡,他的女儿也没了。只剩下了妹妹和儿子。凄惨又真实的结局,不幸福也不震撼。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读完《静静的顿河》第四册,诺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旷世之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