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耳放搭配系列(十三)M600(仿SOLO)(对比SOLO

标签:
erjisolo耳机杂谈 |
分类: 耳机与耳放earphone |
M600是济南老张FDISK0078根据研究英国品牌SOLO耳放的声音以及电路而精心制作的一款耳机放大器。
从正面看,非常简单
背面也很简洁
正式进入听感
K701:
夏川りみ(女声)
整体风格醇美舒适。并不是很透明。乐器线条干净,声音凝聚度不错。有梦幻般的美感,包围感强,化开了K701的中频能量,使其更平衡。没有突兀感,仿佛牛奶溶于咖啡,细节分析不错,高频的延伸很细腻而美丽。
B’Z《PLEASURE》(男声摇滚)
男声凝聚而有形体感。以轻快蓬松的节奏为依托,并不注重低频的力量。在声场上作了打开处理,比较宽松。没有任何压抑感。低频收得干净,有快速的打击感,声场立体感不错。从M600的价格来说,驱动K701很不错。
古典交响(巴赫管弦合奏、卡门、Pagnini for
two)
比较圆满的舞台,提琴与吉他线条唯美柔和,充满饱满美丽的音符。优雅的音符愉悦着听觉。没有不和谐感。高频细节不错,将擦弦的细节也充分展露。结像很正,而且有充足的距离感使音符有充足的空间表演。在表现钢琴时,声音饱满而干脆,有泛音连接,流畅美丽。
小结:很有内涵的组合,将柔美与真实结合在一起。音符很优雅,推出了K701的大声场包围感。是适合长时间聆听的比较优秀的组合。
K601(K501):
古典交响(巴赫管弦合奏、卡门、Pagnini for
two)
声音很正,细腻中带有一丝水润,很灵动。弦乐器明亮凝聚,钢琴的形体与GS1000一样,很清晰干脆。乐器同奏时,具有中性的音色与出色的分离度。线条的边缘细致光滑。不错的组合。
夏川りみ(女声)
整体听感轻松,具有明亮凝聚的女声。清甜的嗓音很容易令人感动。由于低频不强,没有很强的节奏感。显得有些单薄。高频的表现在明亮中带有柔美。比GS1000低一号的解析力和通透。在略带模糊中表现出唯美的意境。
B’Z《PLEASURE》(男声摇滚)
速度很快,音符弹跳快速。低频量少一些,但是,弹性不错。左右分离度出色。男声凝聚,口型清晰。清秀的摇滚。
小结:将K601的魅力发挥出来。具有HIFI的素质。通透的背景与细致的线条。在人声的演绎上,推出了中频的润泽感与质感。很不错的清爽润泽的古典与人声的组合。比GS1000更柔美一些。
GS1000:
古典交响(巴赫管弦合奏、卡门、Pagnini for
two)
小提琴的线条纤细精致,声音都是雕刻在清澈的背景中。有出色的距离感,使声音一点也不刺耳。明亮而浩大的舞台。乐器干脆利落,特别是在钢琴的刻画上有清晰无比的形体,极其出色地将钢琴快速的起落的细节表现出来,绝无拖泥带水,非常过瘾。由于低频的延伸强,在低频上有震撼力。在多种乐器的同时表现上,有清晰无比的分离。仿佛无数细致的丝带在空中飞舞。将GS1000没有驱动好时肥大的低频作了瘦身。对于烘托气氛以及腔体反射起到很好的作用。
夏川りみ(女声)
具有十分通透的背景,声场巨大。人声通透而不刺耳,乐器清脆悦耳。低频没有出现量过多的情况,形体清瘦。高频过于细致而形体不清晰。
B’Z《PLEASURE》(男声摇滚)
通透度是顶级。三频明晰。高频极为细致而不刺耳。具有开阔的声场和收得住的低频。跃动感出色。人声口型清晰,整体表现另人眼前一亮。
小结:对于古典的演绎有上乘的表现,拥有充足的空间感以及无比细致的线条,凝聚悦耳。女声也有不错的表现。发挥了GS1000高解析和通透的特点。是一种精致的风格。
RS1:
古典交响(巴赫管弦合奏、卡门、Pagnini for
two)
清澈的背景上浮现出乐器出色的形体,这点非常出色。钢琴快速弹拨时,形体很干净。能将一个管弦乐队的定位、形体再现出来。很出色的古典演绎。
夏川りみ(女声)
原本就比HD650系列通透的RS1,进一步加强通透,如同水晶一样透明。在透明的空间中,是非常立体鲜活的均衡三频。女声醇厚凝聚,口型非常清楚,节奏感明确,低频相当不错。清脆的乐器与人的感情结合,很不错的搭配。
B’Z《PLEASURE》(男声摇滚)
钢琴及鼓声很有力,速度快,弹性足。高频的延伸晶莹。不会发生含糊不清的情况。具有清爽的感染力。很般配的组合。
小结:与RS1具有出色的相性。将RS1驱动得透明光滑。有轻松立体的听感与充分打开的声场,非常出色的组合。发挥了RS1的实力。
HD650(HD600):
古典交响(巴赫管弦合奏、卡门、Pagnini for
two)
结像精确,在半圆型的舞台上形成很规整的舞台。泛音非常自然。线条清晰,三频均衡。
夏川りみ(女声)
女声凝聚,线条柔和,声场宽大,一举将HD650的声场打开,全频充满蓬松细致的线条。很有感染力的音乐表现。高频距离比较远,显得有些过于纤细。近处的主旋律非常清晰。纵深声场非常出色,立体感很强,低频还不够凝聚,量也不多。
B’Z《PLEASURE》(男声摇滚)
低频速度快,节奏感出色。男声的形体感是非常出色的表现。左右定位宽而准确,有效地将层次感展现出来,只是低频的下潜还不够深。
小结:相当不错的表现,将HD650表现得清澈通透而具有打开的声场,将其整体能量向高频处作提升,低频却显得偏弱了些。
HD580:
古典交响(巴赫管弦合奏、卡门、Pagnini for
two)
小提琴明亮细腻,吉他松润轻松,声场具有宽大的左右延伸以及前后纵深。
夏川りみ(女声)
高频具有明亮细腻的线条女声细腻柔美。整体很协调,而没有刻意强调细节。很舒服的旋律。
B’Z《PLEASURE》(男声摇滚)
低频下潜不够深,但是形态清晰,中高频明亮,男声线条明晰。
小结:相当均衡的组合,明亮而舒适。
DT990:
古典交响(巴赫管弦合奏、卡门、Pagnini for
two)
迅速的反应使得乐器非常干脆。遇到古典,DT990的实力爆发,高频细腻的延伸很出色很宽的声场。低频余振不足。乐器在中高频的表现不错,M600下的DT990不禁让我联想到老版DT880。
夏川りみ(女声)
背景非常透明。人声的线条干净凝聚,但是,太细而导致宽度不够,线条保守。比W5000略放开一点的线条。极为中性而精致的声音。有玻璃般的艺术品的感觉。
B’Z《PLEASURE》(男声摇滚)
声音透出一股精致的寒气,从起到落仿佛刀光剑影,稍纵即逝。男声有被压抑的感觉,放不开,没有爆发力。缺乏感染力。
小结:解析、音色、声场均不错,然而下盘不太稳固。
A950LTD:
古典交响(巴赫管弦合奏、卡门、Pagnini for
two)
小提琴细腻而没有破绽。高频延伸直冲云霄而不刺耳。大提琴由于低频不足而无法将腔体的回响表现完整。金属乐器高频泛音出色。
夏川りみ(女声)
寒冷而冰清玉洁的声音,每个细节都强化过,消除了A系列没驱动好时出现的回响感。声音迅速不拖沓。仿佛将CD中的细节全部清晰展现出来。
B’Z《PLEASURE》(男声摇滚)
高频细致,中高频解析强。整体声音薄,低频厚度、力量不足。好在声音不粗糙,但是,细致过了头,不够耐听。
小结:很细致的音乐,高频细致优雅,低频不足。总体感觉比较细腻不粗糙。
W1000:
古典交响(巴赫管弦合奏、卡门、Pagnini for
two)
钢琴相当好听,每一击的明亮度与弹跳均非常出色。背景通透度极其高。小提琴明亮而柔美。中性的声音带有不错的泛音但是不多,收得很快。解析力很高。金属的敲击声很晶莹。
夏川りみ(女声)
干净空灵的声音,乐器的线条如同头发丝一样在飘逸,这点堪称一绝。金属乐器透明感很强。女声很有感染力。细腻的声线如同玉女一般吸引耳朵。低频虽不强,对于W1000而言,已经很不错。
B’Z《PLEASURE》(男声摇滚)
通透的背景加明晰的节奏。低频的量与质均不错。左右声场宽,细节出色。男声具有一定爆发力。很清爽的摇滚。金属乐器明亮而跃动。
小结:中高频的快速干净给人印象深刻。追求表现W1000干净迅速与解析的朋友可以考虑,将W1000以独特的晶莹方式表现出来,与众不同。改变了W1000华丽的染色,使其更加中性。
W5000:
古典交响(巴赫管弦合奏、卡门、Pagnini for
two)
线条太细,而消失得太快,形体还没展开就消失的感觉。从而导致声音不明确。
夏川りみ(女声)
空灵的声音,解析极其高,精致而灵巧的画面。所有线条在凝聚中再凝聚。甚至导致有的线条细到听不清楚。显得感染力不足。
B’Z《PLEASURE》(男声摇滚)
声音过于薄,男声仿佛被严重压缩,唱不出声的感觉。鼓声只剩小点,形体几乎消失,仿佛一个人在空荡的房间的角落中歌唱。又远又薄,几乎无法听,声音不如用DISCMAN随声听直推。比较失败的组合。
小结:失败的组合,声音肯定不如DISCMAN
CT820等直推,这个组合是典型的加错耳放反而劣化声音的典型教材。告诉我们,加不适合的耳放不如不加耳放。
总结:M600追求优秀的中高频延伸,出色的反映速度,强劲的清澈度,与比较正的音色。具有打开耳机声场的特点。不管是左右宽度还是前后纵深,都很出色。高频延伸强而不刺耳。但是,在背景远处的乐器解析力以及低频的下潜与力量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当然,这也没有办法,600多的价格也无法要求更多。你不可能指望M600达到SOLO的高度。M600属于专门型耳放,而非全能型耳放。可以根据自己的耳机种类进行选择。
那么我们来对比一下M600
M600与SOLO相比到底有什么异同呢。
我始终认为优秀的耳放不应该是专为某耳机设计的,他的目的就是忠实放大音源还原的信息,耳机只是表达这种信息而已。M600与SOLO在声音跃动、大声场、背景通透、速度这些方面在驱动HD650(600)显示出实力。M600与SOLO具有不错的高频延伸,但M600没有SOLO那么优雅。大家知道,HD650(HD600)在高频上显得暗一些。而M600与SOLO通过加强高频的亮度与延伸弥补了这个问题,使得HD650(HD600)的高频与声场有增强。但是也直接导致了其驱动其他高频本来就比较亮丽的耳机比如DT990、W5000等显得过亮而薄。M600与SOLO需要对路的耳机(HD系列)和比较好的音源。而在低频的表现上,M600与SOLO的低频都是表现出偏软,偏松,不够浑厚,M600在这点上比SOLO要差。而且,全面性都不足。走的是比较淡雅的路线。而
SOLO在光泽度上,比M600更有光泽更润泽动听,SOLO在表现背景远处的乐器等细节解析力也强于M600。SOLO关键的优势在于,其乐感绝对是英国代表作,非常好听。
A1简要对比M600(SOLO)
A1
与M600(SOLO)比最大的不同在于A1具有中性而平衡的实力。A1无论驱动什么耳机都不会出现较大失真,我可以用他驱动我的三十多支耳机,而不会觉得有声音的不妥,充分反映了A1忠实还原信号的能力。即使用来驱动L3000,在我朋友听来,比HA2002(HA5000)系列更HIFI,还原更真实。而M600显然是特别为森海HD系列而校声的,直接导致其不具备全面性,只能兼顾一些与HD系列有相似之处的耳机,比如K701,RS1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