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教育杂谈记者的文明形象老照片 |
现在媒体记者对各种新闻报道已经到了闻风而动的程度,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更是离不开记者的身影。在17大、全国人大和政协大会开会期间,庄严的会场里唯一有特权自由走动、遮挡代表委员视线并群聚在主席台前长枪短炮拉开架式的也只有记者。记者群体集中在一起时,旁观者就有所比较。大多数女性记者服饰和行为都比较细心和讲究,但是男性记者就大不一样了,他们的装束都力图表现出与众不同。邋遢的服装、不修边幅、破衣褴褛、不合适宜的牛仔裤、折折巴巴的运动裤、奇怪的坎肩和胸前印有怪异图象的“文化杉”,毫无顾忌的高声说话、一团烂草的发式、鱼鳞般的脖子、双肩散布着头皮屑和落发、扛枪弄炮时还经常露出黑乎乎的肚皮和后腰。总体来讲男记者的服装大都脏西西的,在严肃庄重的场合,他们象一群游荡在会场中的“丐帮”,象交响曲演奏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是严肃场合的另类。笔者发现这种问题不只是在地方存在,在国家级大型会议时也存在,已经变成常见病和多发病,“丐帮”们的形象不但与大环境格格不入,而且会议主办部门和记者的主管部门对此早已麻木不仁、见怪不怪了。

中国的不仅需要富强也需要文明,不仅期盼强大更需要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提高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的水平。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闻记者群体,要与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谐,个性的张扬要融会在集体主义的汪洋大海之中,要善于汲取文明的营养。在为社会提供精神食粮的同时,也要强化自己的文明底蕴,将人生亮丽的一面展现给世人。
后一篇:一位新加坡朋友写博客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