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晚渐成“廉颇”

(2007-01-14 16:30:43)

    我国春晚组织体制长期落伍,是导致社会评价逐年走低的主要原因。目前,在旧的框架之下,每年的春晚只能考虑临时性修修补补,而无法超越历史和现实。

多年来,春晚的舞美设计越来越花哨,满台的大红大绿,一人唱歌多人伴舞,宏伟的舞台上,演员的形象非常渺小,观众的视野中被强行塞满了各种色彩,经常混淆节目的主题。观众也时常陷入是欣赏色彩样本还是品尝除夕大餐的两难境地,喧宾夺主,色彩过滥,导致每年春晚尚未开演,那种例行的千人一面场景亿万观众都是可以想象出来。年年引发视觉疲劳已经是观众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春晚还没结束,观众纷纷转换频道,特别是能够坚持到晚会最后的老百姓已经在逐年减少。一场长达4个多小时的春晚结束后,观众的脑海里只是纷乱的色彩,熟悉而又嘈杂夸张的喊叫声,除此之外并没有留下什么清新的记忆,虽然大家都在极力在脑海里搜寻着,扫描着。

1984年春晚恢复后的前几年还是非常朴素,没有色彩轰炸、视觉疲劳等现在春晚的流行病和多发病。那时侯的春晚演播大厅非常小,但是中心突出,一个又一个节目仿佛是慢慢翻开的淡雅恬淡的山水画卷,观众不知不觉地被导演端上来的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肴所吸引。自从春晚迁入央视日本“索尼”捐助的宏伟演播大厅后,导演们不切实际,贪大求洋的思想不断膨胀,他们恨不得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大杂烩都端上来。没有重点,没有中心,没有新意,没有创新。舞台上金银飞舞,五彩斑斓,令人眩目。群“星”还是那么灿烂,只是廉颇老矣。宏伟的舞台上不但廉颇还在舞枪弄棒,而且还有老迈的先锋廖化和气喘吁吁的关公战秦琼。大批观众熟悉的过气明星,还没出场,大家都知道他/她们的举手投足,抑扬顿挫了。观众对春晚过于熟悉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创新、没有新人,二是不敢改革,怕受批评。

春晚创新的问题是政府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否则年年呼吁也无济于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