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09.重振哈市绿色电车公交

(2006-03-05 22:10:17)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 冯洪滨

   2006-02-08

哈尔滨市自1927年引进德国西门子有轨电车,开启了哈尔滨风光无限的现代公共交通。时至今日,无论是有轨还是无轨电车都具有无污染,动力性强、操作简单、载客量大的特点,用现代词汇讲,就是典型的绿色公交。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哈尔滨一度鼎盛的电车已经严重萎缩。继有轨电车被取消后,无轨电车也只剩下一条难以为继线路的窘迫境地。哈市电车事业经过近80年的发展,又回到了开始的原点位置。现在哈尔滨市的城市公共交通几乎都被汽车涵盖。在国家将环境保护提到与经济发展等同位置,并给予同等重视,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千百辆汽车浓烟滚滚,每天不停排放污染物,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土壤和水源环境。哈尔滨市400万居民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这种威胁已经影响到哈尔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循环发展。

从工业化国家公共交通发展情况来看,有轨和无轨电车与汽车、地铁、城铁形成共存共荣,长期相互依存的和平局面。而且几十、数百年来公交的发展,循序渐进,鲜见大起大落变化。哈尔滨市大量公共汽车的污染问题,引发了广大市民对绿色公交电车时代的怀念,和对匆忙取消有轨电车的遗憾和伤感。重新认识电车,发展绿色交通,降低污染排放,正在成为政府和全体哈尔滨居民的共识。

在美国、意大利、德国、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和我们的兄弟城市长春和沈阳,至今还保留着有轨电车,不但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和旅游景观。在意大利旅游城市很狭窄的街道上行驶着现代化流线型的有轨电车,其宽敞明亮、宽大视野的车窗,引起各国游客的浓厚兴趣。上下班高峰期可以发送链接的无轨列车,低谷时只开行单车,而且发车间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调节。而且象德国和意大利等工业化国家,利用先进技术改进的无轨电车,由表及里已经完全不同于哈尔滨市民脑海中留存的,老式的叮咣三响,左右摇摆的老式“磨电”形象。

无轨电车的比较优势是,相对燃油的汽车有许多优点是汽车所不具备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例如,无轨电车每百公里运行的能耗成本比汽车低30%,无轨电车无论冬夏都不需要车库,无形之中养护成本大幅下降。电车是零排放,无污染,这是汽车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电车的动力性能比汽车要好,特别是在上坡时表现尤为突出,这就决定了在这一指标,电车比汽车要节约成本。电车噪音比汽车低的多,特别是在车辆启动和坡路时。汽车的维修保养费用要远远高于电车,而且随着哈尔滨市全面使用乙醇汽油,冬季哈尔滨的路面上,出现了大面积由于乙醇汽油滴水,造成哈市街道无法清除的薄冰路面,引发车辆碰撞。而电车由于使用电力,则不会出现滴水薄冰路面问题。至于,电车由于空中走线导致的“视觉污染”问题,完全可以采用“双电源”解决,即在主要街路和繁华路口,不再铺设传统空中电缆,而利用双电源技术,在不适宜的路段滑行运行。

哈尔滨市汽车的保有量是1523台,每年的行驶里程累计在8200万公里;电车的保有量是733辆,每年行驶的里程为  3693万公里。汽车每百公里能耗比电车高出30%。假如用电车全面替换汽车,使其成为哈市公交车辆的主流,则每年仅能源成本即可节约6325万元,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经济帐,对政府主管部门非常具有吸引力。建议:

1.                              哈尔滨市重振电车雄风,制订发展绿色公交规划,以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减少汽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增大高峰时段运送乘客能力。

2.                              研究在哈尔滨市恢复现代化有轨电车和发展壮大无轨电车的具体措施。吸收社会各界和专家对发展电车的建议,并进行前瞻性的科学分析。

3.                              在主要街道结合观光旅游,建设电车样板线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引进多种经济成分投资,用市场经济杠杆来解决哈市电车交通建设的资金来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