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旧事新说 |
一生何求,常判决放弃与拥有,耗尽我这一生,触不到已跑开;一生何求,迷惘里永远看不透,没料到我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一生何求,曾妥协也试过苦斗,梦里每点缤纷,一消散哪可收;一生何求,谁计较赞美与诅咒,没料到我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词:潘伟源
在港台,流行音乐实际上是一种产业,唱片公司就是音乐工厂。唱片商为了自己的产品能有长久的销路,就不仅要适应市场,他还要制造市场,引导消费。对唱片商来说,通俗歌曲的最主要属性是他的商品属性。通俗音乐如同快餐一样的即时性消费特点,让我们不可能要求它有真正艺术品那样的长久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只要它能够给我们以瞬时的感动与短暂的愉悦,我们就可以认定它是一首不错的作品。只可惜,那种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不可能与真正的艺术创作过程相比。因此,废品、残次品被成吨地制造出来,“音响垃圾”、音乐污染充斥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以致使人们常常处在一种无时无刻无处没有音乐,而又在何时何处都找不到感动的尴尬境地。
《一生何求》的出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从一片俗腔俗调中脱颖而出,别有一番韵味。
一生何求?孜孜以求的最终并非自己所愿,不经意之间往往会获取到人生的真谛。关于爱与不爱、该与不该,以及可去不可去,能来不能来?往往最简单的问题,最难作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