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06年)

(2014-12-23 00:14:45)
标签:

古希腊

雅典

悲剧作家

欧里庇得斯

杂谈

分类: 闲话历史

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06年)

欧里庇得斯(幼里披底斯,欧里庇德斯,前485或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06年),与埃斯库罗斯(公元前465年)和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06年)并称为希腊三大悲剧大师。

欧里庇得斯出身于雅典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在典雅学习过哲学、艺术、修辞学。他和普罗塔哥拉等哲学家过从甚密,他自己也颇有哲学家的素质,他为人沉默安静,不喜活动,爱好绘画、哲学,一味读书写作,终生不任公职,被称为“舞台哲学家”和“诗人中的贤人”

关于哲学,欧里庇得斯最早曾向阿那克萨哥拉(公元前428年)学习,这位伟大的自然哲学家第一个提出月亮上的光反射自太阳光,但在希腊内战时,希腊当局将这位满口异端学说的哲学家赶出了希腊,欧里庇得斯对此十分气愤,他在《阿尔刻提斯》中杜撰了一个人物以表达对于驱逐他老师的不平。接着,欧里庇得斯向他的好友普罗泰戈拉(普罗泰哥拉,普罗塔戈剌斯,公元前420年)和普罗狄刻斯这两位诡辩大师学习,但是希腊的诡辩术还未发展完善,主要是一些对于神和神话世界的怀疑论题。最后,欧里庇得斯与苏格拉底(公元前399年)为友并向他学习。有人说欧里庇得斯的悲剧最大的不足就是他让他的剧中人在舞台上论述了太多哲学,使整个剧情变得乏味,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哲学式的台词赋予了其悲剧更多深刻的含义,而且也丝毫不损害其悲剧中的诗意。

欧里庇得斯所生活的年代正处于希腊内战(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公元前404年)期间,希腊表面上的黄金时代正从内部瓦解,内外矛盾不断恶化,与斯巴达人经年累月的战争、和谈、再战争,平民越来越贫困,奴隶的待遇越来越苛刻,女人毫无地位可言,只是作为婚姻对方的财产,对此,欧里庇得斯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公开表示反对,他同情弱者,提倡和平、民主以及平等。由于欧里庇得斯的名气越来越大,希腊当局害怕他作品中的一些对立的思想会影响民众而最终将他赶出希腊,晚年的欧里庇得斯不得不前往马其顿,在马其顿国王的庇护下生活。欧里庇得斯客死异乡后,希腊人曾要求马其顿人将他的尸体送回希腊安葬,但遭到了拒绝,后来人们在希腊的郊外为欧里庇得斯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很好的赞美词句。

 

欧里庇得斯18岁时便写出第一个剧本,公元前455年,他首次参加悲剧竞赛。可是直到10年之后39岁时才第一次获得悲剧奖。欧里庇得斯不满于雅典政治,怀疑神的存在。相传他一生写过90余本悲剧,但只有4次获奖。现存的剧本共有十八部,分别为: 《独目巨人》(公元前441年)、《阿尔刻提斯》(公元前438年)、《美狄亚》(公元前431年)、《大力士的女儿》 (公元前430年)、《安德洛玛刻》(约公元前430年)、《希波吕托斯》 (公元前428年)、《赫卡柏》(公元前424年)、《特洛伊的妇女》(公元前421年)、《在陶洛人里的伊菲格纳亚》(公元前414年)、《厄勒克特拉》 (公元前413年)、《海伦》(公元前412年)、《伊翁》 (公元前412年)、《腓尼基的妇女》(公元前411年)、《俄瑞斯特斯》(公元前408年)、《醉酒的女人》(公元前407年)、《伊菲格纳亚在奥里斯》(《伊斐琴尼亚在奥里斯》,公元前407年)、《伊斐琴尼亚在陶里斯》、《酒神的女祭司》(公元前405年)。

 

欧里庇得斯的时代,悲剧作为一门艺术,它的形式已经发展完善,而在欧里庇得斯手里,悲剧又经受了一次革新。与前辈们不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不再围绕着旧式的英雄主题,而是取材自日常生活,剧中出现了平民、奴隶、农民等人物形象,而剧中所采用的语言也平民化了,很通俗易懂,但这显然大大违背了希腊传统的审美观,当然也不合当局者的口味,因此,伴随着欧里庇得斯的作品的常常是质疑和责难。

欧里庇得斯全然没有埃斯库罗斯纯粹而又简朴的人物勾勒,也没有像索福克勒斯那样蓄意编排大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布局,而是自创开场平铺直叙的介绍。虽然被索福克勒斯所不齿,却也是匠心独具。排除所谓的“苏格拉底式的乐观”,欧里庇得斯的写作风格可谓是对传统悲剧内容的颠覆。他被认为是“蔑视当时的社会和国家政策,对人人赞美的荷马史诗中半人半神抱着极端叛逆精神,而对沉默寡言,不求闻达的普通人,则寄予莫大的同情,在这些超尘脱俗的老实人身上,他找到了他的英雄主义理想”

欧里庇得斯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他反对非正义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反对压迫妇女,拥护民主制度。他的作品大部分是在雅典与斯巴达内战期间写成的,反映了雅典经济、政治危机时期的思想意识。他拥护雅典民主,但反对雅典的对外高压、侵略政策。对内他主张公民平等,同情穷人,同情被压迫的奴隶,同情妇女的无权地位。他对宗教信仰持怀疑态度,责怪神明对人残忍。他注意写实,写普通人,甚至把神话中的英雄也当作普通人来描写,因而他的悲剧标志着传统英雄悲剧的终结和向世态戏剧的过渡。

 

《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美狄亚》写一个希腊妇女由爱而恨、勇敢复仇的悲剧故事。希腊王子雅森(哲孙)乘船到科林斯(科尔基斯)去盗取金羊毛,科林斯公主美狄亚与王子相爱并用魔术帮他如愿以偿。美狄亚并因此与家庭决裂,随王子回到希腊结婚生子。但不想后来亚森又看上了科林斯的女儿,便抛弃美狄亚而和科林斯公主结婚。剧本从雅森和科林斯公主结婚开始写起。当时美狄亚集受辱、愤怒、爱怜于一身,心如刀绞,终于升华为复仇的火焰。科林斯王勒令美狄亚带上自己的孩子马上离开王宫。美狄亚心中复仇之计完成,便请科林斯王暂缓一天光阴,马上表面上转怒为喜,并派两位儿子送去华贵的衣服作为他们的新婚贺礼。但是这是她从祖先太阳神的火宫中拿来的一件毒衣,公主一穿便化为灰烬,她的父亲前去救她也被烧死。然后,美狄亚又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她忍受内心的悲苦,以折磨雅森的灵魂,并责备雅森背情弃义,随后化为复仇之鬼,乘龙车从屋顶飞上了天空。

剧中写美狄亚对儿子诀别的言辞十分感人:

呵,可爱的手,可爱的嘴,可爱的眼睛。

王家的风度,勇敢的面孔,清秀光明。

唯愿你们幸福,但不在此地此城!

你们在此地究何所有,你们的父亲偷人,

神呵,两颊上红光满面,抚摸也很柔嫩,

呵,小孩子的幼稚温馨。怎么,我岂瞎了不成?

我寻找这些可爱的地方总看不清。

罪恶的翅膀,加速了我的伤心,

是呵,我知道我正要干出什么罪行,

但是,愤怒的呼号高过一切的心声,

愤怒总使人干出最悲惨的事情。

欧里庇得斯在这里将妻的痛楚与母的热爱这两种感情的激烈冲突,引入了高潮。美狄亚的“犯罪”行为实际上是对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命运的悲惨的抗争,表现出她的追求幸福、美好和不容罪恶、丑陋的坚强果断性格。她的行为是令人震惊而同情的。这个剧本反映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歌颂了妇女的反抗精神,谴责了忘恩负义的哲孙,同时也暴露了私有制社会的丑恶。

 

《希波吕托斯》是欧里庇得斯最著名的悲剧之一。剧中的菲德拉爱上了她丈夫忒修斯的前妻的儿子希波吕托斯遭到拒绝羞愧自杀,遗书反而诬蔑希波吕托斯侮辱了她。忒修斯归来,不问情由,咒请海神波塞冬把他的儿子弄死。希波吕托斯在放逐途中被波塞冬放出的公牛害死了。他的悲惨结局是爱神阿佛罗狄忒造成的,她妒嫉希波吕托斯不尊敬她,而尊敬永葆童贞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因而进行报复。阿尔忒弥斯在剧尾出场,她不责怪忒修斯,而把希波吕托斯死亡的责任推到阿佛罗狄忒身上,就说明爱神的不正直了。诗人也不相信命运,在他看来,人的命运不受神的支配,而取决于自己的行为。

 

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大部分是在内战期间写成,因此诗人所反映的是雅典政治、经济危机中的思想意识。战争初期,雅典是以侵略者的姿态出现的。诗人谴责侵略,维护正义。当时雅典对待盟邦采取高压政策,甚至强迫中立的城邦加入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米洛斯不愿意加入,雅典便于公元前416年攻陷这个小岛,把成年男子尽行杀戮,把所有妇孺卖为奴隶。诗人痛恨米洛斯战役的残酷,在次年演出《特洛伊妇女》以及《埃勒克特拉》。

《特洛伊妇女》:特洛伊王后赫卡柏的女儿波吕克塞娜被希腊人杀来祭阿基琉斯,赫卡柏劝她的儿媳特洛伊主帅赫克托尔的遗孀安德罗玛克去给阿基琉斯的儿子皮罗斯作妾,以便把赫克托尔的小儿子阿提阿那克斯抚养成人,日后好恢复特洛伊的王权,而这孩子却被希腊人由城墙上扔下摔死。当日的观众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是在影射米洛斯的屠杀。这部悲剧是对被侵略者表示最大同情的古代杰作。战争期间,雅典经济破产,商人作粮食投机,高利贷者重利盘剥,大批农民则因战争流入城市,成为赤贫。欧里庇得斯对于这种现象表示愤慨,他同情穷人,特别是穷苦农民。

 

《埃勒克特拉》中的埃勒克特拉是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女儿,被埃吉斯托斯强迫嫁给一个农民,这人是个正直善良的人。剧中的奥瑞斯忒斯就这事评论说:“富人的身上有着饿瘦的心灵,穷人身上却存在着伟大的精神。”欧里庇得斯所描写的富人十分贪婪、残暴,如《赫卡柏》中的波吕墨斯托尔,这人曾把赫卡柏的儿子波吕多罗斯杀死,以便侵吞赫卡柏托付他保存的金子;以后他又想贪图更多的财宝,结果被赫卡柏弄瞎了眼睛,受到恶报。

 

欧里庇得斯接受了智者派的进步思想,对宗教信仰抱怀疑态度。他攻击预言者,责备天神邪恶、残忍,制造人间的灾难。这是《希波吕托斯》、《伊翁》等悲剧的主题思想家庭问题。
  欧里庇得斯有好几部悲剧是写家庭问题的。当日的雅典妇女深受压迫,被禁闭在家中,不得参加公共活动,而男子则可以有外室,在外面胡闹,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诗人对于这些现象感到愤慨。《伊翁》中的阿波罗神同一个凡间女子有私情,又不愿承担责任.这剧暴露雅典男子的罪行。《阿尔克提斯》中的国王阿德墨托斯命中注定要短命,如果有人替他死,他就可以长寿。他曾经恳求他的年老的父母替死,遭到拒绝,结果是他的妻子阿尔克提斯替他死了,后来由赫拉克勒斯从死神手里把她救回来。这剧批判雅典男子的自私自利,他们要求妇女为他们牺牲一切。

欧里庇得斯对于奴隶所受的压迫和痛苦也表示同情。《伊翁》中的老家奴说:“奴隶身上只有一样东西不体面,那就是奴隶这名称。”当时雅典民主制逐渐被削弱,政治煽动家愚弄人民,鼓吹战争。欧里庇得斯维护民主制度,他在《请愿的妇女》中把雅典的先王忒修斯看作民主制度的创建者,称赞他使人民享受同样的投票权。诗人认为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应一律平等,每人应有发言权。他也反对借民众的力量获得政权的僭主,忒修斯曾在剧中说:“对于城邦,没有比暴君更有害的了,那里没有公认的法律,只有一个人统治,自己手里拿着法律,也就没有法律了。”“暴君”一词影射“僭主”,因为“暴君”和“僭主”在古希腊文中是同一个词。
  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含有喜剧因素,语言接近口语,尤擅长描写人物心理,对后代剧作家有很大影响。对于欧里庇得斯的评价,古往今来一向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最伟大的悲剧作家,也有人说悲剧在他的手中衰亡,无论这些评价如何反复,无庸置疑的是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对于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虽同为戏剧作家顶峰,但情况略有不同,埃斯库罗斯崇拜神灵,遵守传统,其人物伟大崇高,显得神圣;索福克勒斯怀疑神灵,调和传统,其人物优美均称,富于理想;而欧里庇得斯则欧里庇得斯不满于雅典政治,怀疑神的存在。否定神灵,批判传统,其人物具有个性,更显出人间情怀。虽然他的作品也多取材于神话传说,但较之以前的两位悲剧家,则有着更多的现实主义成分。由此可见古希腊悲剧作家的历史演进过程。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希腊,距今约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智慧的古希腊人创造了永世不衰的希腊文明。在这片文明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恒星至今仍闪耀着耀眼的光辉,这便是古希腊的戏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