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参观被录取揭开高职院校招生乱象

标签:
教育高职院校自主招生高职自主招生高职招生 |
分类: 社会热点 |
免费参观被录取是高职自主招生“陷阱”
免费参观一所高职院校后,安徽省六安市多名高三学生得知已被该校录取,无法参加今年高考。学生称不了解政策,被班主任和招生老师“误导”;中学和考试中心都说“没责任”。(5月8日 《京华时报》)
自主招生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的一项改革举措,包括国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与高职自主招生两大类。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由高职院校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的要求,自主决定考试具体方案,组织对考生进行文化课和综合素质测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技术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民办高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教育体系中,一些地方的中职学校热衷于升格为高职,使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了半壁江山。但随着高中毕业生生源数量下降,高职院校招生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一些高职院校不得不降低身段,录取分数线降至高考总分不足200分,即使如此,还有一些高职院校仍完不成招生计划。自主招生给高职招生打开了一扇“机会窗”。
高职自主招生制度原本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却演变成了生源大战。有的院校给教职员工下达招生指标,并给予经济激励;有的委托给社会人员招生,按招生人数给予一定报酬。春节过后,一些招生人员便开始到高中院校搞宣传,有的院校派学生回生源地招生。由此,引发了一些招生乱象,也干扰了高中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17名学生被莫名录取,实际上是招生人员与高中学生携手为学生设下的“陷阱”。招生人员、校长和老师都心知肚明,否则为何不把“参观”的意图和注意事项跟学生讲清楚?背后是否存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当前,高职的招生奖励已不再是秘密,有多少高中校长和老师从中“获奖”,在全国范围肯定是一个可观数字。
高职自主招生的门槛越来越低,录取率几乎是100 %。在为一些学生提供便捷通道的同时,也对高中学校教学产生了不良影响,非重点高中学校尤甚。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可顺利通过自主招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平时不努力便可“金榜题名”,使一些本科无望的学生无心向学,坐等自主招生。个别学校有的班级三分之二学生通过自主招生录取,极大影响了班级的学习气氛。
改革是一把双刃剑。高职自主招生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严格招生制度。高职招生人员及学校的校长老师应如实宣传,把利害关系跟学生及家长讲透彻;二是教育部最新下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从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全部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高职院校可参照这一做法,将招生时间调整到高考之后,即可给学生多重选择机会,又减少了高中学校教学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