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藩篱之间教育局长管理者葡萄杂谈 |
分类: 教育随笔 |
孩子的教育永远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各出奇招,想尽办法。妈妈网上,有个叫“甜妈”的网友很火,网上熟悉她的人都喊她“疯妈”:孩子写作文《桃花》,不知道桃花长啥样,什么味道,“女儿对大自然太陌生了。”于是上个月,她索性在北碚区农村包下一座山,想让女儿和小伙伴们在体验中认识自然,描绘自然。(4月24日《重庆晚报》)
如今的孩子,都是父母(甚至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掌中宝,要星星不给月亮。如今的家庭,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哪个父母都不敢含糊。
甜妈的做法无可厚非,只要经济条件允许,给孩子营造一个乐园,何乐而不为?
只是,并不是每个父母都具备这样的经济条件或经营头脑,于是也难免引发这样的调侃:不知道桃花啥样,可以包一座山;不知道鲸鱼啥样,可以包一片海;不知道火星啥样,可以造一艘飞船……
遥想自己的童年,在农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疯跑中长大。一些小哥哥姐姐们还得肩负照看弟弟妹妹的重任,没人照看的孩子常常被父母放在地头自己玩儿。跳墙爬树那是家常便饭,不用刻意锻炼,小身板都是杠杠的。给家里的牲畜打草挖菜,是放学后的例行功课,年龄不大的孩子们,地里花花草草名字都会信口拈来。
今非昔比,如今的孩子可谓生活在蜜罐中,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对于生活的大自然,也缺乏了亲身体验。也难怪,作文中多了一些无病呻吟。
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其实,人类的足迹,不就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吗?让孩子们从小多接触自然,是健康成长不可或许的要素。是什么阻隔了孩子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说起孩子的成长,总是离不开“三位一体”——家庭、学校、社会。
当下父母们最关心孩子的两件事:安全和分数。为了安全,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为了分数,省却了与提高分数无关的家庭活动。
学校在扭曲的教育观影响下,舍弃了教育的本质,不得不与父母“志同道合”,也将安全与分数作为头等校务来抓。海南小学生春游致8死32伤,春游不游不是最安全吗?那就干脆将春游取消,让学生在书本上游、在网络上游。校园内的单杠、双杠等体育设施不是存在安全隐患吗?干脆取消。投掷项目不是存在安全隐患吗?体育课、运动会上干脆取消。现在的孩子不是不能坚持长跑吗,那就改成短跑。总之,孩子们可不能出事,出了事,校长、教育局长吃不了兜着走。孩子们的生活体验空间,就这样被一再压缩。
或许是有病乱投医,但甜妈是智慧的,起码她知道孩子成长需要什么。我们无须吃不上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甜妈给孩子包一座山,或者围一片海,那是她自己的选择。
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不妨选择寻常方式让孩子多接触自然,春光明媚的日子带孩子赏一赏桃花,炎炎夏日带孩子在海边趟一趟水,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做父母的有让孩子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心,总是可以做到的。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如果把春游等让学生接触自然的活动设计的更周密些,一些事故也是能避免的。而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分割更需要更科学、人性化的制度做保障。
人类离不开大自然,孩子的成长不能远离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