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日”切莫“一限了之”
(2011-09-22 11:15: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会热点 |
今天(22日)是城市无车日。在中国城市无车日的第五个年头,参与到这项活动中的城市由首届的一百单八将上升到了142个。不少城市都通过提前部署,划定了限行的路段和区域。同时也加强了了公共交通的运营力量,确保市民的正常出行。(9月22日 中国新闻网)
“无车日”的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关注和选择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出行方式。只是一种理念上的倡导,并非限制、约束。
纵观参加活动的城市,大多城市都在一定区域采取了限行措施。广州对公务用车限制使用,机关小客车、事业单位非营运小客车除保留10%的应急公务车外,其余九成车辆将全部入库封存。“无车日”无非是形式上的限行和理念上的宣传,有形式总比没有要好,但如何给形式注入更多新鲜内容应该思考。如果只是年复一年地搞一天限行,非但不会解决什么问题,反而还会给市民出行平添很多困难,甚至由此造成其它路段新的城市拥堵。限制公务车出行,仅仅封存一天,也难说有什么社会意义。更应该在制度化、常态化上谋思路、出举措。
当年,法国年轻人最先提出“InTown,WithoutMyCar!(在城市里,没有我的车)”的口号,希望平日被汽车充斥的城市能获得片刻清净。而当前,我国私家车的普及率节节攀升,每天都有众多民众加入到“有车族”行列。私家车的普及造成的城市管理问题日益显现,如果公共交通无法满足公众出行需要,就难以阻挡公众对私家车的渴求。无车日,应该成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提醒日”、“督促日”。
无车日并非是拒绝汽车,也不是形式上的限行,其意义在于唤起公众对汽车空气、噪声环境污染的关注,引发城市管理者对发展公共的重视,引导市民绿色出行。限行无可厚非,但切忌“一限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