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名老师殉职后的反思

(2010-02-02 17:16:26)
标签:

中年教师

兴化中学

应试教育

教育体制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据2月1日《扬子晚报》报道,兴化中学高三数学老师徐书来,1月14日因患急性胰腺炎,不幸英年早逝,享年42岁。发病当天上午,他忍着剧烈腹痛去学校上了两节课后,又到办公室批改试卷,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我的课是谁代的?”这是他对来访校领导的“临终遗言”。临终前,家人在其口袋里发现了一叠试卷,是准备下午上课用的。

徐老师的离去让人痛心,假如他及时去医院治疗,也许不会有生命危险。可是他却选择了坚守岗位,难道他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吗?老师带病工作也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因为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以至于这种非正常的工作状态已成为一种常态。不是说教师有多伟大,而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容不得他们随意请假。教师既要对学校负责,还要对家长和学生负责,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学成绩就是标尺,老师实在不忍心耽误每一节课。再者,学校的情况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老师请假,就要安排别的老师代课,势必给别的老师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死者为大”,徐老师的殉职令人敬重,但更多的是惋惜。我们也没必一定要把他抬上“神坛”,坦率地说,如果不是病情恶化失去生命,这件事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因为这是众多教师的常态。

徐老师忘我工作的精神感动了兴化人。市委书记贾春林专门看望了其家人,市政府发出号召,要求全市教师以及其他所有公职人员都要向爱岗敬业的徐书来老师学习。也正因此引发了一些议论,是不是应该发出这样的号召?似乎是政府太不人性化,是号召老师带病坚持工作。笔者认为这个号召并无不妥,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徐老师爱岗敬业的精神。他带病上课的精神支柱就是可敬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精神,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学习和倡导吗?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丛台区委组织部长王彦生都是带病坚守岗位,最后以身殉职,他们是平凡的,但他们对职责的坚守精神是崇高的。

教师职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亚健康状态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40岁左右的中年教师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这使我想起了发生在身边的悲痛。去年,先后有两名女教师因患癌症离开人世,一名45岁,一名52岁,在教师队伍中引起很大的触动。这难道都是偶然的吗?一个个英年早逝的骨干教师应该引起教育界及全社会的反思。中年教师的早逝主要源于心力和体力长期过度透支。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应试教育体制下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和巨大的心理落差,都在侵蚀着教师的健康。特别是毕业班的老师,用“精疲力竭”一点也不夸张。

我们不禁要问,谁去关心教师的生存状况?教育事业需要爱岗敬业、品德高尚的教师,更需要身心健康的教师。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愿我们全社会给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更多的关爱、宽容和理解。他们不需要“为人师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这些光环的炙烤,需要的是一颗平常心,一个宽松、舒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戏说码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