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学农的诗折射问责制急需完善 

(2009-07-15 15:32:16)
标签:

孟学农、问责

文化

分类: 思想札记
    问责制的确鞭策了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但问责制能否更加科学地对干部进行管理和监督,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最近,原山西省长孟学农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首诗,“心在哪里安放”,情真意切、着实感人,心之意属,决定了成败、决定了个人以及责权范围所包容的人和事的命运,怎不需要监督、需要管理?那么问题就在于怎样规范干部的职责权限,使干部的权责利统一起来,使其在行使权利的时候有章可循、有律可查、有典可依,尽可能地不启动问责程序,使得事业不出故障,这是最最重要的。另一个方面,在开创事业的前期,往往没有任何章程可循,那么,干部行事依据的一颗忠诚的心,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与公家绑在一起,不需制度管理,并且还要不断地为后人制定章程、垂范师表。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

        其一,谁来问责。按照理论讲当然是各级人大。

        其二,责权规范。每一级干部的责权范围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框架,一个干部在他的岗位上往往承担的是“无限责任”,出了事就找你,而不是承担“有限责任”。

        其三,责权行使规范。在干部行使责权过程中,又没有相关的记录,又没有操作规程,又没有效果标准,这是一个难办的问题。不能把群体犯错误归咎于某一个人,或者行使权利的过程没有人监督,到了出了事故就来问责,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干部制度,既要考虑到事业的发展,当然也要考虑对干部本人的群体命运与关怀,这才是“以人为本”  的精神实旨。

      其四,如何把问责制贯穿每位干部的整个政治生命。也就是说,干部犯了错误不能异地复出,应当给犯错误干部一个反躬自问的时间。甚至,像“马谡”那样的干部就应该永不再用了。

        我们的用人制度讲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是要以德引领,发挥干部极致的才能,为国家和百姓的事业鞠躬尽瘁,若真能如此,问责制就成了纸枷锁,无须多劳了。如此百姓幸甚、事业幸甚!

        附:孟学农先生的《心在哪里安放》:

        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造成254人死亡,34人受伤的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对事故负有领导责任人员的处理,其中,时任山西省长孟学农引咎辞职。沉寂一年后,孟学农近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心在哪里安放?》一文。这是篇诗歌体叙事短文,说是叙事,其实主要还是抒情,抒作者内心那种不能遗忘、不便表达但又抑制不住的复杂之情。

           在现今国情下,一位去任省长用此种方式表达内心之情,而且媒体能公开发表,这无论如何是一种进步。

           附:孟学农原文:

心在哪里安放?

孟学农

        默默地思量:心在哪里安放?总想总想把她遗忘——京畿西面的屏障,黄河,太行,汾水吕梁,五台云冈……还有那3700万老乡!

        心在哪里安放?在烈火熊熊的太钢炉旁,在黑金滚滚的大同煤矿,在晋南改造黄土地的村庄,或是,在雁北那啃着光秃秃草根的牛羊……

        心在哪里安放?曾在江南水乡,塞外山梁,袅袅烟绕的庙宇,萋萋青草的毡房,或是,伴着大城市的美味佳酿,在妻子柔软细腻的胸膛,生活本来就惬意舒畅……

        心在哪里安放?流转的时光,叩拜着敬畏的上苍,即使是农田、工厂,即使是商店、学堂,莽莽苍苍,过过往往,民主文明富强,那是人类最终的理想。

        我多想多想,让窑洞传出书声朗朗,孩子们挥就健壮的臂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我多想多想,让母亲充沛的乳浆,缓缓地滴入孩子的口腔,婴儿在温暖的怀抱中成长。

        我多想多想,让干涸土地得到灌溉,淙淙之水在贫瘠的高原上流淌,泥土的芬芳、晨曦的阳光,绿色的情景成为并不苛求的向往。

        我多想多想,让鬓角斑白的老人,该吃饭吃饭,该上炕上炕,手中有余钱,家里有口粮。

        我多想多想,手拿把攥着命运的人们,事该干,福该享,冲就冲,浪就浪,舞就舞,唱就唱,五千年文明史再不让我们悲怆。

        哦,北国风光,吕梁太行,民族脊梁,铜壁铁墙。黄河拍岸的浊浪,一代代生生不息的愿望,在三晋大地闪射出后发的光芒。

        融入吧,像细小灰尘一样,冉冉升起悄然落下,覆盖在祖国的土地上,心,不需要安放,只要在难忘的地方,有山在呼唤,有水在荡漾,心,就在挥洒的过程中——发光、闪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