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杂谈 |
周日,参加了一场婚礼。香车宝马、呼朋唤友自不待言,只是省城距我们这座城市仅80华里,却风俗大异。省城依旧从古礼,即下午迎娶,婚姻婚姻,黄昏发昏。而我们这里由于是发展前沿,婚礼略近西仪,却必在上午迎娶,若是下午则为二婚。
上午十时许,鞭炮齐鸣、车队开来,迎新娘、彩花扬、逗逗乐、亲亲热,敬天地、敬父母、谢媒人、道辛苦,接着是新人家长致词,全体共进喜筵。刚一上桌,朋友就向我发了难,说:陆鸣,你可是知识原子(有点小知识的分子不是原子是什么?),在这大喜之日可要添个台面,出个段子,不然罚酒。我是个给了棒槌就认真的,反问道:我要是出了个段子你能让老板请酒喝吗?这一军将了个瓷实,朋友立马避席把老板请了来,带着纸笔。我一看傻了眼,也不理,依旧与大家推杯换盏。沉思良久说:老板,我瞧您店面的楹联不是很工,试拟一副,满意这酒您请,否则拉倒。老板称好。于是拟道:
富足敢忘家国事业;
德义当思水土恩情。
横批:龙行四海
老板大喜,慨然相赠酒席6桌,朔月望日请陆鸣自约朋友来聚(各位朋友不必客气),当日喝得酩酊大醉不提。
闲言少叙。话说婚姻,婚指男女嫁娶行为,姻是指男女因嫁娶而产生的亲戚关系。“婚姻”两字最早出现在我国文字里是《诗经》:“乃如之人兮,怀昏姻也”,“昏姻之故,言就尔居”。昏姻,黄昏联姻是也。
为什么要行婚礼呢?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天生阳气,地生阴气,人生和气,和者合也,天地合而泰。和的思想,揭示了人得以发生发展进步的根本。可见结婚行婚礼大有讲头。《诗经.昏义》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婚姻过程是指结婚时的具体实施阶段。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问名是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宾执雁,请问名。” 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亲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礼节各不相同,但一般是男子亲往女家迎亲。
陆鸣揣摩,大概古人以婚姻形式形成姻亲,得以使家族规模壮大,生存生产竞争力大大提高。这个过程包含了各自财产的归并。什么财产呢?猪(不是瞎说吧?)!没错,就是猪。您看这个家字,不是屋檐下面一头猪吗?古人有了猪才为成家,才能称为富裕。既然有财产的归并,那就需要许多人来证明。亲朋好友、邻里街坊不能白白证明,需要亲眼看看新人入洞房,不得了,要闹要笑要跳,要让邻村、外族知道,“我们”又壮大了,“你们”不敢欺负“我们”,于是新人的家长要请证婚的人们吃酒,喝得越凶闹得越欢。
时下,一些社会现象对婚姻构成了威胁。要我看不打紧,充其量不过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罢了。婚姻作为社会关系基本构成方式,将会长久存在。天地在,和气在,和气在,婚姻在,否则必将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