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在日本(十)由马航MH730失联事件所想到的

(2014-03-14 22:00:20)
标签:

学在日本

专栏

马航

失联

文化

分类: 专栏【学在日本】

  这段时间大家最关注的,莫过于马来西亚航空MH730的失踪事件了。38日,一架载客239人,其中154位是中国人的波音777飞机,在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神秘消失,100多个小时过去,依然杳无音信。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了漫天的谣言,各种可能与不可能的假设与举证,但没有一条是能够被确切证实的。

 

  网络时代,我们可以更快且更广泛地获得更多的消息,但另一方面,“良莠不齐”的消息没有经过可靠的把关和筛选便直接被送到大众眼前,造成了取信的困难。有一条很著名的假新闻,说越南海军已经证实飞机失事。得到了许多媒体甚至包括中央媒体的转发,但最后被证明只是天涯网友发的一条帖子。在突发事件面前,人们容易陷入慌乱,也是谣言四散的根本原因。当年的“抢盐风波”就是最能佐证这一点的闹剧。因此,媒体在这个时候的把关就凸显得格外重要。不能保证可靠且已经得到证实的消息不能随便播出,否则就会丧失公信力,影响到自身的信誉和口碑。

 

  另一方面,许多媒体这次不约而同地打出了“亲情牌”,甚至包括一些平日不苟言笑,十分坚硬的中央媒体。煽情地呼唤着“等你回家”“不要哭”,暴露家属伤痛的做法等等,引起了一些观众的同情和共鸣,但也招致了许多反感。我个人认为,新闻工作者是必须保证客观与真实性的,一旦掺杂了个人感情,使用这种诱导性的话语来采编新闻,就失去了基本的真实和客观。媒体最应当坚持的是自己的客观立场,不能迎合读者,更不能为搏眼球有违原则。在信息时代,由于自媒体的兴盛,传统媒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于是一些相对竞争力较弱的媒体(以地方媒体和网络媒体居多)会采用这种不得已的方法。但是中央和官方媒体,是必须要坚守阵地的,

 

  比起煽情,人们最迫切地还是想要知道真相。6天过去,虽然没有任何一条可以确切证实的消息,但这一次中国至少是尽了全力,除了大规模的搜救队之外还派出了10颗人造卫星,可以称得上是下了血本。马来西亚和越南也一直没有停止搜救行动,尽管不断有新的疑问和反驳产生。媒体在这个时候要保持客观的确是有些苦难的,因为不能表示出倾向性和引导性。比如问到为什么这么多天毫无进展时,把握不当就会变成质疑军方无能,办事不力;而在表示中国竭尽所能时,表达过分又有谄媚的嫌疑。当然,比起媒体,最焦头烂额的还要属航空公司与军方,给不出一个交待的情况坐如针毡。

 

  事实上,大多数人期待尽有一个结果,但又惧怕会发现坏的结果。历史上曾经有过数次凭空消失,甚至之后几十年都没有长到的飞机失踪事件,我们是否能做好这样一个心理准备?而一旦发现了不好的结果——从概率上来看,事件拖得越久,不好的结果产生的概率就越大——如何承受也是我们目前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历史上最严重的两次空难,都发生在日本。第一次是1971年全日空58号波音727的空难事件。该飞机在由北海道札幌千岁机场飞往东京羽田机场的途中,与一架航空自卫队的F-86军刀战斗机在空中相撞,造成了机上162人全部罹难。罹难人员中包括宝冢剧团著名演员北原遥子和著名歌星坂本九。这是一场突发性偶然事故,没有任何准备时间,是彻头彻尾的“飞来横祸”,酿成了极大的悲剧。

 

  无独有偶,1985年日本航空又发生了JAL123号事波音747空难事件。它从羽田机场飞往大阪伊丹机场的途中坠毁,509名乘客及15名机组成员里有520人罹难,仅有4人生还,是最惨重的单架飞机空难。事故原因是机尾曾遭到损伤而未进行完全修缮,导致金属疲劳,在空中突然解体。几乎所有的空难都是人为造成的,这也是最大的悲剧。

 

  事故之后,现场发现了大量的遗书。有乘客拍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上氧气面罩已经脱落,空姐在发放遗书。即便是到了那个地步,飞机上居然都没有产生慌乱,日本人的沉着冷静实在是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

 http://s14/mw690/001bDywYgy6HjbTxINDfd&690


 “真知子,大阪箕面,要照顾好孩子,谷口正胜,6 30分。”

 “麻里子、津庆、知代子:你们要齐心协力,帮助妈妈干事情。爸爸实在太遗憾了,肯定无救了。原因不明,已经5分钟了。我这辈子再也不想坐飞机了。你们求神保佑我吧。没想到昨天同你们吃的是最后一顿饭。机内好像什么东西爆炸了似的,冒出了浓雾,飞机在下降。津庆,拜托你了。孩子妈,遇到这种事令人遗憾,永别了,孩子的事全拜托你了。现在是630分, 飞机盘旋着急剧下降。到今天为止,我的人生是幸福的,感谢你。” (河口博次兵庫県芦屋市。大阪商船三井船舶神戸支店長)

 

  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他们都是怎样的心情?我不敢去想象。

 

  网上现在还可以听到123号飞机的黑匣子录音,但是个人不建议大家去听,以免留下心理阴影。从文字记叙来看,机长与驾驶员都直到最后一刻都竭尽全力不放弃,但是最后关头那种面临死亡的恐惧与绝望是常人所不能承受的。据说,在最后一秒是机长绝望的大叫。那种真实的残酷哪怕只是看文字记叙都沉重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123空难的幸存者都是女性,据她们叙述,当时身边还有不少人幸存,但却因为等不及救援,最后只有4人生还。当时的救援花费了17小时。看到这个数据,不禁会让还在焦急等待马航下落的人们心头一沉。但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应放弃希望。只要有生还者的可能,都应该不遗余力地持续搜救下去。

 

  希望明天就能有好消息。


  希望世界上再也没有空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