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嘶吼
(2011-10-09 04:00:26)
标签:
杂谈青春迷惘呐喊嘶吼 |
分类: 心迹历程 |
其实换新浪博客没有多久我就发现了这个最浅显易懂的道理,但是与生俱来的懒惰让我自动地忽视了它。这个道理就是它太正式,太硬太有棱角,让你很容易失去随口抱怨呢喃嘟囔几句的兴致,不像大巴以及其他任何私人博客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的感觉,而新浪就是一个公开的,个人的门户网站,你永远要光鲜亮丽地打扫整洁好你的大门口,欢迎各地朋友前来,虽然其实你的卧室满地狼藉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但是人有的时候实在是无聊寂寞地发了疯,不随便吐两句还真是夜不能寐。习惯成自然,哪怕刚开学的这个星期忙到腰酸背痛其实可以倒下就睡,还是顽强地熬到了这个熟悉的时候,刚才甚至吼了两首歌。我对我的房子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它意外坚强的隔音效果,让我可以毫无顾忌地凌晨三四点依然英勇作战继往开来。当然也有可能其实对面那一片子人早都被惊喜了,但是岛国人民生性隐忍总不可能这么大半夜地抄着菜刀球棒冲到门口来砸门,稍微发散了一下思维就会想到萨苏发的那篇报道,因为不堪忍受邻居小女儿练钢琴的声音把一家母女三口全都杀掉的孤僻男,稍微不寒而栗了一下。不过,经过我多次试验,应当还是可以相信隔音效果是经得起考验的,有很多次我在房间里大声答应但他还是走掉了的快递员也明确地告诉了我这一点。
刚才蛮矫情地在微博上写下一句话,心里的话越来越多,嘴上的话越来越少。其实是实话,只是把这种话说出口来又不能不显得矫情。年纪越来越大,却没有什么实感,堵在心里的烦躁不安越来越多,可又不知如何排解,说出口来未免太逊,更主要的是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我也不明白自己在烦什么。最近总是很怒己不争,只会纸上谈兵叫得震天响之后还是我行我素,要么就虚心接受屡教不改。拖延症已经快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狠狠地骂上自己几句,然后再给颗蜜枣说哎呀,明天一定开始。。。!之后当然还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校内上分享过两遍的那篇帖子讲得明明白白,拖延症一个是出于完美主义的恐惧,所以总是抗拒开始;另一个是太纵容自己,想做什么就立刻要满足自己,说要写报告,但吃完饭不想动先休息一下;新动画出来了无论如何都想看,马上先看;觉得自己这样不行还是要好好整理一下时间计划,又觉得应该新买个日程本,再马上去找各种好看的日程本。。。时间就这样被悄无声息而又大把大把地挥霍掉了。
我一直觉得,之所以没有成长的实感,主要就是因为我这几年挥霍掉的时间太多了。直到08年暑假之前,都有着明确的实感,做了很多实事,可是之后越来越慵懒,虽然也不是说一事无成一无所获,但远远比不上整日碌碌无为的日子多。在心底又焦急自己这种状态,可是手上使不出半点劲儿来。来日本正好一年,但是说我有意义有效率过掉的日子感觉最多三四个月。浪费掉的时间太多太多,让我一直还停留在自以为自己还是20岁的时候。
即便是20岁,也是成年女人了,可是我怎么样都找不准这个位置。活了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当孩子和学生,更要命地是从小就处在相对真空的环境里,现在想想也真是奇葩一只,周围聚集的都是绵羊一般纯洁的人,近朱者赤,起码让我无忧无虑没心没肺了这么多时间,根本不用去考虑什么人心险恶,连跟老师打小报告在同学之间咬耳朵这种低等级的小心眼都不用考虑。再次,二次元的人是脱离现实的人,我曾经沉溺太久,如今虽不再如以前那样如数家珍,到底积重难返,很难回归现实了。
想想朋友们,大多天各一方,各自忙着新生活,各自有了新朋友。而新朋友们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整日腻在一起,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做。离开太久的地方就很难再回去,有时候真的抱着怀旧的心态聚在一起,说笑嬉闹荣光换房地回顾一阵,却很快发现不过一段插曲,之后更难寻共同话题,再讪讪散去。但也总有那么些朋友,就算再久不联络,再见时依然能够废话半天,聊得兴高采烈,这种应该算是真朋友。可是毕竟几个月也碰不到一次,不可能拉着人家家长里短互诉衷肠,而习惯了憋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所有的人类都是如此矛盾,比如40岁钱拿命换钱40岁后拿钱换命,比如围城。心里太清楚自己总是在庸人自扰无病呻吟,可是又安慰自己说至少说明我考虑很多,而且很健康——健康的人才能说无病呻吟好吗,有病早就滚去医院了。常常很想抽自己一耳光,你到底知不知道你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我知道你想要很多东西但是哪一个是你最想要的??是你决定穷尽一生追求的东西??为了它放弃其他一切都在所不惜??
很遗憾,我不知道。所以我根本不是什么彻头彻尾的勇往直前,因为我甚至连方向都迷失了。想要的东西太多,拥有的东西太少——或者说除了年轻一无所有。这句话说了四五年了,而拥有的年轻自然也在一点点减少,可是迷茫却有增无减。连自己到底想做什么,都搞不清楚。当别人问起,总会抖一些自己觉得合适的答案,但事实上呢?那并非不是我想做的事,可是我还有其他想做的事。我都想要。可是我不知道它们是否都能做到。我知道取舍很重要。可是我甚至分不清哪个对自己更为重要。
应该说我最大的成长就是,终于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意妄为了。终于知道了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活着。
前两天乔布斯去世了,才50多岁,还相当年轻。身为IP4和IPAD用户表示觉得很惋惜。但我于他没有任何个人的感情,只是觉得失去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全世界都很可惜。然后我一直再考虑那样轰轰烈烈留下印记燃烧生命殆尽而去的活法到底好不好。六六在微博上说她更愿意选择平淡。我左思右想。至少现在的我还是非常憧憬留下印记这种活法的。
我羡慕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穷尽一生去追逐梦想的勇气。当然还有能够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能力。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不能判断他确切和具体地在追求什么,比如把苹果变成世界上第一牛逼的公司,比如占领多少多少的市场,比如让全世界的人都能记住他的名字。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
我虽然到现在都不能说出一个我愿意为了它放弃其他一切的梦想,相反我有很多想做的事,但是把他们交织融会在一起,我也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想法:要和别人不一样。尽管很难,但就是不想跟别人一样。
其他具体的一切未知,只是这句话还顽固地呆在我的脑袋里,偶尔嗡嗡发作一下,引来一阵头痛。
23岁,我还在迷茫。是不是有些太晚了。很多人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崭露他们人生第一段华彩了。
突然发现陷入熟悉的焦虑模式。这焦虑应当是从高三左右就开始有的。或许这样急于成长和认清自我的焦虑是贯穿于整个青春的主旋律,并且不仅仅只有我这样吧。又或许若干年后,再回头看到自己这些焦虑,会觉得可笑又可爱。就好象青春痘。
我到底是为什么在活着。我所追求的东西真的是我发自内心想要追求的,还是迫于世俗压力,还是出于虚荣,还是出于功利的方便考虑。要区分这些真不容易。或许它们本来就是混合在一起的。
太长时间没有动笔,很显然整理和叙述能力都下降了。不磨果然会生锈。我不想再说什么从几年开始我要重新捡起来坚持尽量更新,我只能告诉自己,记住你这种稍纵即逝的感受,就好象灵感,经常只是一闪而过的流星,抓不住它便再也不会再现了。这是多么可惜的事,对于喜欢留下印记,还没有老去就热爱回忆的你。
我依然充满了毫无头绪的迷惘和无处宣泄的愤怒站在这荆棘丛生的荒野。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就可能乌云密布。我扯着嗓子呐喊,用尽全力嘶吼,刻意将尖利的嗓音逼成粗犷的嚎声,听着它劈开长空直冲云霄,冲了很久很久,直到喉间只余沙哑而断裂的叫喊,好象失控了的段誉的六脉神剑。最后不剩一点力气,张嘴大口呼吸,只能感觉到喉咙撕裂般干渴的烧痛。
然后这样的发泄也没有用。终究还是要回到已经步入正轨的生活去。
把题目由《夜半呢喃》改成了《夜半嘶吼》。
天快亮了,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