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人气作者前三之争

2024-04-15 10:49:21
标签: 文化

 今年2月9日是大年夜,“阿拉老底子”公众号在网上推送出我的《我家中午吃年夜饭》文章。 11日下午,出门看见信箱里塞着新到的2024年第二期《上海老干部工作》杂志,取出杂志翻开看后,上面也有我的文章《中午吃年夜饭》。那篇文章,写的是那个时代的贫穷,写家父的勤勉。写家庭的和睦。文章发出后被点赞,被转发,我感受到的欣喜是社会进步,人情温暖。



        我也记不起是什么时候向杂志投的稿,估计是去年春节前投的吧。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真得感谢编辑还想起用这篇稿子。

       登录上海老干部局网站,看见在2月26日的“乐龄汇晚晴”栏目中,也转发了《中午吃年夜饭》这篇文章,且选配了合适的图片。

                              


       4月1日,我在“百度”上偶然看到“乐龄汇晚晴”正在把过去三个月发表的十篇文章汇集在一起,请读者投票,《中午吃年夜饭》这篇文章也在其中。得票前五位的人气作者,将获得纪念品,投票到4月8日截止。

    


       我忙把此信息转发到朋友圈,请大家也来帮助投票。那时,我文章的得票数还只是个位数,而有三位作者的得票数已经一百多了。

       江湾镇图书馆的领导看到后,马上在书友会群里号召大家积极帮助投票。我高中、大学的同学群他们也纷纷热情投票。到4月5日下午,我那篇文章已经得票171票,稳居第三名了。

       高中一位同学(某公司董事长),患十分凶险的胰腺癌。4月2日微创手术五个半小时。他术后还特地问怎样給“上海老干部”上我那篇文章投票,同学情深,很感动。另一位同学还形象地制作了视频,教朋友圈的人如何進行投票。众人拾柴火焰高,立竿见影,票数很快又上去了。我似乎从中读到附中同学的那份情和义。

       到5日晚上,在附中校友的共同努力下,我那篇文章的投票数,一跃成为第一,荣登榜首。因为我高中是同济附中,所以有人颇有感触地把这个过程概括为:同舟共济显神威,群策群力跃首位。还有同学留言,说见证了现实生活中伊索寓言里的龟兔赛跑故事。6日附中校友们继续努力,有人还在江西、云南等群里作宣传和动员,整个白天还始终保持着领先,暂居第一,但到了晚上,原来的第二名突然发力,超越了原来的第一名,到7日早上,此君已经登上第一,比我还多了二十多票。

       竞争非常激烈,前三名都在挖潜发力,到7日上午十点半时,我们又终于夺回了第一。三篇文章作者背后的力量都在为名誉度和人气度进行着无形的竞争和较量。不久,早上的第一名又跌回原来的第三名了。第二名的票数还在继续涨,到晚上六点多时已经冲上第一名了。虽登上第一名,但仍快马加鞭继续向前冲。到七点时,已经高出我五十票了,我们已经无法紧跟追赶了。8日早上,第一名已经遥遥领先,后面的即使赤脚也追赶不上了。

       到8日晚整个投票截止时,人气作者前三之争尘埃落地,我的那篇文章总共获得419票,比第一名少一百几十票,比第三名多四十多票。粗略统计,附中三届十五个班级,大部分班都有同学积极参与了这次投票。有人说,这是一次附中人的信心和凝聚力的实践检验,即使获得第二名,也是可喜可贺的。

       我在想,投票数前三名的作者,在5、6号时大体上已经基本定局,但大家依然互相激烈竞争。其实在“乐龄汇晚晴”上也没有说什么要进行排名,只是说得票前五位的作者会获得纪念品一份而已。看来前几名的作者,都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关系资源,这就使这次投票评选超越了对作品本身评选的意义,似乎有点改变了“乐龄汇晚晴”编者的本意。这样的评选有利也有弊,但未必能评选出读者真正喜爱的作品。

    15日,看见“乐龄绘晚晴”正式公布此次人气投票的结果。

29日晚,收到快递送来的纪念品(截图如下),既有精神、也有物质方面的鼓励。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