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摘登《中午吃年夜饭》

标签:
美食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孙宏彝专栏 |
小时候,我家是在中午吃年夜饭。因为父亲在公交车上工作,晚饭不能赶回家。
这顿年夜饭,母亲大半个月前就在准备了。那些耐放的黄芽菜、慈菇和浸泡在水中的笋干,早就准备停当了。凭肉票买回小半个猪头和一般人家不喜欢吃的槽头肉,母亲抹上盐,吊挂在室内木梁上。
年三十这天,母亲一早忙着斩肉,剁成肉糜,拌上糯米饭、葱姜和切碎的荸荠,做成肉圆放入油锅里炸成半成品。中午时分,就麻利地做成一桌美味的年夜饭。所谓一桌,就是俗称的“八大碗”。最喜欢吃红烧肉圆和母亲用各种什锦菜、豆腐干、肉丁做成的羹,几十年后想起那味道,都会垂涎欲滴,满怀思念。
1月22日,大年初一,一早看到《济宁日报》上的《文化周末》版上登了一篇综合各地读者讲述过中国大年的长文,其中也摘录了我写的《中午吃年夜饭》一文部分内容。
前一篇:中午吃年夜饭
后一篇:《林先生》音频文章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