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当代诗歌奖(2011—2012)评选暨《中国当代(2012-03-07 20:50:47)[删除]转载▼标签:
(2012-03-07 22:03: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备忘录 |
[转载]中国当代诗歌奖(2011—2012)评选暨《中国当代
中国当代诗歌奖(2011—2012)评选暨
《中国当代诗歌导读》(2011—2012卷)
征稿启事
A、中国当代诗歌奖(2011—2012)评选启事
“中国当代诗歌奖(2000—2010)”的成功举行,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为了进一步推动当代汉语诗歌的创作、批评与翻译,我们决定继续举办中国当代诗歌奖(2011—2012)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组织策划
唐诗
二、评奖委员
国内外著名诗人、诗评家、翻译家
三、奖项设置
1、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奖
2、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奖
3、中国当代诗歌翻译奖
4、中国当代诗歌贡献奖
5、中国当代诗歌新锐奖
6、中国当代诗歌诗集奖
四、评奖规则
1、自荐和推荐相结合;
2、网络投票与评委投票相结合。
五、参评细则
1、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奖:自荐或推荐诗作8—15,200字内作者简介;
2、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奖:自荐或推荐评论文章2—4篇,200字内作者简介;
3、中国当代诗歌翻译奖:自荐或推荐翻译诗歌(双语对照)8—15首(请附上原作者简介),200字内译者简介;
4、中国当代诗歌贡献奖:自撰或他人撰写2011—2012年度为汉语诗歌所作贡献的宣传文章1—3篇,有诗作或是诗学文章的可同时发1—3首(篇),200字内贡献者简介;
5、中国当代诗歌新锐奖:自荐或推荐诗作8—15首,200字内作者简介。此奖特别关注那些极具创作实力,但由于诸种因素而被忽略的诗人,不论年龄大小,均在评选之列;
6、中国当代诗歌诗集奖:从出版于2011—2012年度的诗集中自选诗作8—15首,200字内作者简介,同时发来参选诗集的封面、封底、书号和条码的数码照片。
7、截止日期:2012年9月30日;
8、所有参评稿件请投至:tdr1967@sina.com,邮件主题请务必注明“诗歌奖(2011—2012”;
9、具体进程请参阅唐诗博士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qtangshi,谢绝纸质稿件;
10、以上各奖项只能选择一样参评。
六、评选结果
1、在各大诗歌网站、报刊公布获奖者名单;
2、中国当代诗歌奖(2011—2012)所有获奖者的代表性诗作、评论、译作、简介等,均在《中国当代诗歌导读》(2011—2012卷》重点推出,赠送样书一册,并颁发获奖证书;
3、《中国当代诗歌导读》(2011—2012卷》将赠送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和国际文学艺术组织、图书馆等。
B、《中国当代诗歌导读》(2011-2012卷)
征稿启事
《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每两年一卷,由国家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并赠送各国著名汉学家、图书馆、文学组织等,同时作为大、中学生课外教辅读物。为了确保《中国当代诗歌导读》的整体艺术质量,现面向海内外有影响、成就和实力的汉语诗人公开征稿,具体事宜如下:
一、征稿要求:
a.诗作及其导读:收入2011—2012年度优秀诗作及其导读,诗作长短不限(短诗尤佳),除自由诗外,可适当收入少量散文诗;每位诗人收入诗作一至二首,每首请附300字以内精到的导读文字和150字内的作者简介,可由诗人自选诗作和撰写导读文字,也可由读者推荐诗作和撰写导读文字。
b.诗学文章:收入2011—2012年度一些观点新颖、具有创建性的诗论诗评文章,或者文章的要点摘编。
c.诗坛大事记:收录2011—2012年度重要的诗歌活动、诗歌事件,简要介绍这些活动、事件的主办单位、参加人员、主要内容等;收录一些诗歌评奖的信息,介绍活动组织者、获奖人员等。
d.诗作和诗学文章必须是在2011—2012年度创作或发表的海内外汉语诗人的精品力作。来稿请标明创作日期或出处(发表报刊、入选诗文集、网刊日期)。诗坛大事记必须是2011.1.1—2012.12.31之间的事件,诗坛大事记每则内容要求客观真实。
e.《中国当代诗歌导读》(2011—2012卷)截稿日期:2012年9月30日,出版日期:2013年4月底。欢迎广大诗人、诗评家、诗歌爱好者推荐诗作和撰写导读文字,提供诗坛大事记资料等。
二、通联要求:
由于所有出版经费均系编委会自筹,故不支付稿酬。凡入选诗人、导读文字和诗学论文的作者,均寄赠样书一册,投稿时请务必附上准确、详细的通讯地址、真实姓名、邮编、电话和15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凡没有注明详细地址的作者,编委会有权拒绝寄赠该书。
三、投稿要求:
所有来稿,请以电子文档形式, 电邮至:tdr1967@sina.com, 邮件主题请务必注明“导读(2011—2012)”
详情请登录唐诗博士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qtangshi和相关网站,谢绝纸质稿件。
附一:编委会组织机构
主
编辑委员:杨志学
附二:编委会成员简介
杨志学
吴投文
张智中
张
胡
树
蒋登科
谭五昌
霍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