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龙高手:假如没牙没有战胜恶龙
(2010-05-22 13:34:30)
标签:
娱乐 |
分类: 皂羅袍-电影 |
这个社会太需要你去证明你的行为是正确的了。而证明的途径是表现得你比别人强大。起初,小嗝嗝瘦弱单薄,最喜欢的事情是在房间里捣鼓自己的小发明,在其他人眼里,这是不务正业。维京人的正业是海盗,是屠龙,是强健自己的身体,掌握杀龙的技巧。而小嗝嗝所做的,和这些都无关系。这就导致了大家对他的疏离。
这无疑是当今社会之影射。父母总爱教育孩子:你要好好学习,考大学考研究生,你要嘴巴能讲,不要见到陌生人就不吭声,你还要学好音乐美术舞蹈,不然就在起跑线上落后于别人了……我们的父母总是以这个社会强加给他们的行为准则强加给下一代,于是,代代相传。
若有人搬出比尔·盖茨的例子来,诉说内向也并不是不好,退学也并不是不好,他们肯定会说,这是人家美国,不是中国。若换成是马云或者其他哪个中国人的例子,他们还是会说,这是人家,又不是你。
只有你自己以成功来证明给他们看,他们才会认同。
所以,如果小嗝嗝没有驯服没牙,没牙没有战胜恶龙,那么一切将是一出现实主义的杯具。众人继续鄙视小嗝嗝,而没牙将成为维京人手下血刃的对象。维京人和龙继续势不两立,龙继续受制于恶龙的要挟。
当然,这样编电影就没有意思了,更不要说成为票房冠军,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电影了。
所以,编剧大人笔锋一转,杯具变成了洗具。
其实,这样的人物形象在好莱坞电影里并不少见。《美食从天而降》中那个痴心于研究如何将水变成面包的家伙,十几年过去,他一直没有成功,期间遭到多少人的鄙夷,可最后呢,美食从天而降的那一刻,全世界所有人尊他为英雄,美人也相继出现。《料理鼠王》中,那只痴心于烹饪的老鼠,也是同样的遭遇。《驯龙高手》装来装去,装的其实还是那坛子陈香的老酒。
不管怎么说,这种模式虽然老套,但是能做到如《驯龙高手》般又新奇又快乐又激动又感人的份上,也算是非常的成功了。这何尝不是一个故事?人人都说这个母题很老套,好吧,梦工厂就偏偏用这个老套的母题给观众讲一个动人的故事。若讲得不好,那么观众们会骂——“老套”,但他们将这个故事讲好了,几乎很少有人会用“老套”这个词语来鄙夷这部它。这何尝不是另一个小嗝嗝?风险性实在很大。
实在佩服好莱坞的这些编剧导演们,总是能将最阳光最欢乐的东西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观众。《驯龙高手》做到了,痴心于发明充满爱心,与那个社会格格不入的小嗝嗝靠无与伦比的成功改变了周围人的价值观。而他,可以继续自己的小发明,和没牙和平相处;《料理鼠王》里,谁也不知道那家最美味的餐馆厨房里的厨师居然是老鼠;《了不起的护理爸爸》里,最后狐狸们找到的超市居然是那三个农场主合开的,总算可以狠狠地吃,以解恶气;就连《华丽年代》也要加上一个光明的结尾,最后,“意大利”这部电影终于开拍了……
我喜欢这种光明的结局,因为这个社会中有太多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过着无法满足自己的生活。这样一部两部三部麻醉自己激励神经的电影无疑是最好的止痛剂。在这类电影里,主人公往往是偏执成性的家伙,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变,也一直努力着,而结尾,往往是成功,江山美人全得。
突然想起《斗爱》这部电影,或许导演是想表现现实的悲哀,让楚思南最后选择了“美人”而放弃了“江山”——自己热爱的舞蹈事业。我是很不喜欢这样的结局的。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如此执着如此热爱某一项事业的人能在最后轻易地放弃呢?去黑池(英国舞蹈圣地)和陪“美人”(“美人”又不是马上就不在了)真的存在矛盾么?楚思南最后说“我差点失去了你”,那么,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然失去了黑池。为什么导演非要将之对立,来换取所谓的中国式的价值观?江山“美人”兼得,不更能体现舞蹈之本意么?舍江山而取“美人”这样的结局,有教育意义么?
《华丽年代》中,奎多的妻子对他说:你将你的生活也当做你的电影,你天天为你的生活编排情节。最后,妻子离开了他,而他,并没有放弃电影。而是继续爱着他的妻子,偷偷探望,却不妥协。这,才是人生啊!
结局在开头就已注定,没牙定能战胜恶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