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湖边的寄庐

(2008-06-21 21:46:11)
标签:

文化

盖叫天

西湖

燕南寄庐

连城

分类: 醉花陰-流水

六月十五,天陰欲雨。有堇色做伴同行,幸甚。

對京劇不熟,唱念做打,外行人只看個熱鬧。蓋叫天,只是個影像,當年紅的是旦角,現在被銘記的也依舊是旦角。梅蘭芳尚小樓那樣的風姿翩翩,名噪大江南北,而蓋叫天,這位武生出身的角兒,雖當年紅遍中國,但到今日卻知者寥寥。
我就是其中之一。久聞其名,卻不知其他。卻偏偏西湖邊有個燕南寄廬,生生將我引領到了那裏。

走楊公堤,過金庸茶館(不讓參觀,除非喝茶),綠樹成蔭,正在迷路之時,蓋叫天故居的牌子立於眼前。
楊公堤北山路一帶的風景,是我最愛。不比其他地方,雖然有了故事有了傳說,但掩蓋的已被掩蓋,重建的,終不如舊物,多了一些現代的氣息,恨不得挖地十尺, 去看看那古舊的西湖。楊公堤一帶,是屬於20世紀的,富甲商賈,文人騷客,在這裏不經意間停駐,於是,留下了一個個值得後人追悼的痕跡。

晃晃悠悠進了那裏,一條寬闊的溪流入於眼前,一旁柳樹成蔭,揉揉軟軟地垂著。五月黃梅天,梅雨不斷,溪水水流充足,遠遠就能聽到嘩嘩水聲。溪水旁即是燕南寄廬。白牆黑瓦,燕南寄廬四字清秀異常,不知是何人手筆。

http://blog.stnn.cc/UpLoadFile/Photo/2008/06/Photo1000022195.jpg

入屋,中間兩棵大棗樹虯成斜狀,本就局促的院落顯得更加空間狹小。蓋叫天的石像是近年塑就,石像並不能代表 什麼,當年幾次斷骨接骨爾後又上舞臺表演武戲的蓋叫天,一個石像又能代表什麼?院落不大,房間也不多,諸多器物,被線圍起來,遊客只能觀賞拍照。物品一律 的清冷的華麗,這些應該都是後來複製還原的,當年蓋叫天被抄的家徒四壁,該拿走的被拿走,該砸的被砸,現在的一切,都已是近年修葺的面貌。

http://blog.stnn.cc/UpLoadFile/Photo/2008/06/Photo1000022197.jpg

大凡活過上世紀60年代的名人,都會有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有的,熬一下,挺過來了,每每提及,三緘其口,兩行清淚。也有的,挺不過來,時間永遠定格在那個年代。蓋叫天是後者。

硬漢。當滿大街流行美男帥哥,誰還記得這個詞語?當聽到一個小明星訴說早上三點起床,攝影棚門沒開, 便一直等到四點的苦,誰還記得蓋叫天竟在骨折的情況下為了完成最後的演出而在舞臺上金雞獨立幾分鐘?有小明星大肆炒作眼角受傷要去醫院動手術事實上誰都知 道那只是想去整容拉皮的障眼法,誰又記得當年蓋叫天因庸醫一次接骨不成而導致無法上臺自己親手將那不成功的接骨打斷要求重新接一次……
軍閥壽辰,他不去。杜月笙氣勢洶洶地要求他給自己賀壽,他依舊不去。在蓋叫天眼中,他們只不過是將京劇當作熱鬧的工具,而非藝術的鑒賞,與其讓他們糟踐藝術,不如不去。這就是氣節。
那次浩劫,蓋叫天也深陷其中。燕南寄廬被砸被搶,只剩下空殼一具。11月的寒冷天氣裏,七十多歲的他被拉出來批鬥。下跪,他不願意——他無罪,何來下跪? 小鬼們將他的手腳緊緊地抓住,木棍扛來,哢嚓一聲,手足再次骨折……回到家,他一言不發,只要求洗澡。他的妻子為他燒好了熱水,堵住開裂的門縫。蓋叫天進行了他人生中最後一次洗浴。兩個月後,也就是1971年的115日,蓋叫天溘然長逝。

婊子無情,戲子無義。流傳了千百年的俗話,現在聽來卻讓人潸然淚下。何謂無情何謂無義?婊子有蘇三千金贈書生,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戲子更有梅蘭芳留須拒日,蓋叫天屢次拒軍閥,哪一個不是重情重義?

http://blog.stnn.cc/UpLoadFile/Photo/2008/06/Photo1000022196.jpg

http://blog.stnn.cc/UpLoadFile/Photo/2008/06/Photo1000022197.jpg

堂內,學到老三個字赫然入目。燕北真好漢,江南活武松是當年陳毅元帥贈的對聯。蓋叫天是武生,以扮演武松最為出名。蓋叫天不姓蓋,他原名張英傑,號燕南。因當時京劇名角譚鑫培嗓外號小叫天,為超越前輩,便改名號為蓋叫天
說到京劇,不免讓人想到《霸王別姬》裏的陳蝶衣,終生活在戲裏,不願意出來。但那終究是文學作品的美好願望,人活世上,生老病死,還有一大家子要養活,能 如陳蝶衣般超脫的,畢竟在少數。但若要說為藝術獻身,蓋叫天何嘗又不是。幾次骨折,幾次接上,繼續活躍在舞臺上,能有這樣的毅力,定是愛死了這門行當了。 沒有電,晚上黑燈瞎火地在自家院子裏練功,經常磕磕碰碰,但——學到老,因為對京劇的熱愛,所以才有學到老的沖勁和毅力。
那個年代的藝術家,我總覺得是最可憐的。要麼若有油腔滑調,丟了氣節,保了性命,但那樣就不叫藝術家了。更多的,是受到無休止的批鬥。在他們的面前無情地 踐踏藝術最神聖的靈魂,用最無恥的方式羞辱藝術家最最寶貴的氣節。堂上,放著十八尊羅漢的塑像,是蓋叫天當年的心愛之物,如今陳列的,經過文革的洗禮,真 假難說。

http://blog.stnn.cc/UpLoadFile/Photo/2008/06/Photo1000022198.jpg

當年蓋叫天用過的刀劍,泛著銅綠,陳列著。當年穿過的戲服,描金繡銀,華麗異常。驟然想起當年陳蝶衣將戲服 一件件地展開,曬著——戲服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穿上戲服,眉目流轉,便是一出戲。點開PLAY鍵,鑼鼓喧天,黑白影像有點模糊,蓋叫天在鏡頭裏,扮演著 打虎英雄武松,我不懂戲,只見那動作行雲流水,如舞蹈般矯健絢麗。

http://blog.stnn.cc/UpLoadFile/Photo/2008/06/Photo1000022199.jpg

出了門,旁邊是京昆之家,周日沒有了咿咿呀呀聲,唯有一片安靜。將這京昆之家安排在蓋叫天故居旁,也算是對先生的一片紀念了。
忽而想到,燕南寄廬,以號為名,寄廬尾碼,是寄寓之居所,卻非長遠所居之地。西湖風景再美,蓋叫天心心念念,還是想回燕北老家。那裏,才是他真正的心之安處。但終究,他這一願望沒有實現。

http://blog.stnn.cc/UpLoadFile/Photo/2008/06/Photo1000022201.jpg
http://blog.stnn.cc/UpLoadFile/Photo/2008/06/Photo1000022202.jpg


http://blog.stnn.cc/UpLoadFile/Photo/2008/06/Photo1000022206.jpg

http://blog.stnn.cc/UpLoadFile/Photo/2008/06/Photo1000022191.jpg

(我和堇色)
http://blog.stnn.cc/UpLoadFile/Photo/2008/06/Photo1000022193.jpg



http://blog.stnn.cc/UpLoadFile/Photo/2008/06/Photo1000022214.jpg

(個人照一張,堇色攝,我很喜歡,PS了一下)

在敏思的链接: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212925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