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七巷不仅仅是三条“坊”和七条“巷”,还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南后街。福州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为数不多的“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
继续在三坊七巷的参观。衣锦坊正对面就是黄巷。
走进黄巷。
继续参观:葛家大院
小黄楼
从黄巷出来,继续沿南后街南行。南后街西侧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
下一个是安民巷。
继续参观文儒坊
再回到南后街南行
前面是宫巷
这里有沈葆桢故居
林聪彝故居
刘齐衔故居和刘冠雄故居
南后街南段的闽山石刻
三坊七巷美术馆
南后街南出口东侧的吉庇巷和谢家祠。
西侧是光禄坊
南后街南入口的三坊七巷标志
南后街继续往南是澳门路,不远处还有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纪念馆出来返回南后街。
南后街北端牌坊出来,还有林觉民、谢冰心故居。
三坊七巷的观光花了差不多
一整天的时间。作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福州三坊七巷确实值得一游,不虚此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