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着2200多年古老的建城史,在福州古城的中心,坐落着一片遐迩闻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它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七巷是福建省福州市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改造过)。三坊七巷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留存下来的历史街区之一。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市最早在秦汉时期名为“冶”,而后因为城西北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福州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美,同时也是福建省一直以来的中心省会城市,因此从古至今汇聚了大批当地的大家族、名流。如今著名的“三坊七巷”里就曾先后走出过如严复、沈葆桢、林觉民和林长民等中国近代史上众多名人。
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荣誉称号。
这是三坊七巷的南后街北端的南后街牌坊。
过了这个牌坊,就走进了三坊七巷景区。
除了牌坊外的杨桥巷已经改造成了交通干道杨桥路以外。南行的第一个巷就是郎官巷。
三坊七巷游客中心就在郎官巷里。
这里还有寿山石会馆。
最有名的还是严复故居和天后宫。
还有福建民俗博物馆。
还有华侨文化展示中心
南行下一个就是塔巷。
塔巷出来继续往南参观。
接着是南后街西侧的衣锦巷。
衣锦巷对面南后街东侧是黄巷。
限于篇幅太长,下一篇博文继续介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