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威治,一译格林尼治,是英国大伦敦的一个区。位于伦敦东南、泰晤士河南岸。格林威治古天文台坐落于格林威治公园的一座小山上。格林威治古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始建于1675年,位于英国首都伦敦的格林威治花园中,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迁往苏塞克斯郡,但保留了“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名称。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确定0度经线通过这里,1999年12月28日,一种新的时间系统格林威治电子时间(GET)正式诞生,它将为全球电子商务提供一个时间标准。而原有的格林威治时间(GMT)仍将保留,作为21世纪的世界标准时间。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则成为英国航海部和全国海洋博物馆天文站,现在它成了一处热门观光景点和天文学教育基地。1997年,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从伦敦市中心来到格林威治公园,在小山坡上眺望山下泰晤士河边平原上靠近泰晤士河岸的格林威治码头、皇家海军学院和皇后府、国家海事博物馆和格林威治大学等景观后,开始进入古天文台参观。格林威治天文台是一个免费观光景点(特殊展览除外),有几个敞开的门可以进入参观。


但我们伦敦的游览行程没有格林威治天文台。博主认为,这里与地球的三极(南极、北极和高极-珠穆朗玛峰)具有同样的意义,极力促成了这个自费项目。我们不是从一般开放的入口进入的,而是工作人员打开平常关闭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的正门--墙柱上镶着一台公元1851年安装的24小时走字报告各国通用世界标准时的大型标准钟的那个大门直接进入的。


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的大门旁的墙柱上,镶着一台公元1851年安装的24小时走字的大型标准钟,报告各国通用的世界标准时,也就是格林威治时间。

入内就是本初子午线。1884年,经过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被确定为全球的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子午线,也称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从此全世界的地理测绘和地图绘制就有了一个统一的坐标。本初子午线分割了东西半球。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是国际科学界确定的计算地理经度和世界时区的起点。这里有一座子午馆,一条宽10多厘米、长10多米的铜质子午线镶在大理石中,笔直地从馆中伸出来,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英国的天文学家长期以来使用格林威治天文台座基地进行测量:四条独立的子午线曾通过建筑物。
下图是来自网络的过去的“本初子午线”照片。
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是国际科学界确定的计算地理经度和世界时区的起点。这里有一座子午宫,一条宽10多厘米、长10来米的铜质子午线镶嵌在大理石中,笔直地从宫中伸出来,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它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人们喜欢双脚跨在这条铜线的两侧,拍照留念。
实际上现在的“本初子午线”已经得到了延长,铜质子午线也已经改为不锈钢了,这是博主2019年6月下旬拍摄的经过延长了的“本初子午线”。
来格林威治的游客最喜欢做的是双脚跨在零度经线左右拍照留念,这代表着同时脚踏东西半球。

旁边就是弗兰史迪之屋(flamsteed
house),是英国第一位皇家天文学家弗兰史迪研究天文之处;屋顶上的红球每天下午1点落下,让航行在泰晤士河上的船只对时。
格林威治古天文台建筑物是国家海事博物馆的一部分,是收藏天文和航海工具的博物馆,包括著名的约翰·哈里逊得奖的航海时钟H4和他之前的3个成品。另外几件曾在历史上为天文和航海提供精确的守时的人造计时器也是展示品,包括20世纪中期苏联制的Fedchenko钟(曾被制造最精确并有多个复制品的摆钟)。这里也是格鲁伯在1893年制作的28英吋折射望远镜的归宿,这是当时在英国最大的此类望远镜。在观测所大门外的牧羊人时钟是早期电子钟的一个例子。天文台
里面陈列着早期使用的天文仪器,尤其是子午馆里镶嵌在地面上的铜线——0°经线,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到这里的游人喜欢双脚跨在0°经线的两侧摄影留念,象征着自己同时脚踏东经和西经两种经度。展出的天文历史资料中有早期的天文望远镜、各国早期设计的时钟、地球仪、浑天仪等。
我们进入院子里后,工作人员发给我们每人一个纸质腕带,凭此可以领取电子导览设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