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头,源于蒙古语“包克图”,蒙古语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包头全市常住人口265.0364万人,市区人口209.4996万人。包头城市建成区面积360平方公里,市中心区面积315平方公里,为全国特大型城市,中国最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中国最重要的稀土,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军工基地。包头站为内蒙古第一大铁路枢纽、中国最为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包头市曾先后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中华环境奖等殊荣,是全国第一、第二及第三批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响沙湾,现在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部,北距草原钢城包头市区50公里。属于沙漠类自然风景区,为新月形丘链或格状丘地貌,1984年1月被内蒙古自治区辟为旅游景点,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线景点,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周边延绵的沙山层层叠叠,形成一幅壮观的沙海奇景。这里沙丘连绵分布,景色壮观,嫩黄色的沙漠,一望无垠,景区内有东西500米长的沙湾,呈弯月状,沙丘高度110米,坡度为40度。据介绍,从沙丘顶部滑下,沙子会发出轰鸣声,形成著名的“响沙”奇观,是罕见的自然景观。沙子为什么会响呢?至今对世人来说还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也正因为这个谜,赋予了响沙湾神奇的魅力,迎来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传说固然美丽,但不能揭开响沙之谜,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地形说”、“共鸣箱原理”、“静电学说”等,都试图科学的解释响沙的成因。不过要想真的感受沙鸣,还不是那么容易,1992年夏天,在响沙湾笔者确实没有感受到传说中的响沙,后来到了敦煌鸣沙山也没有感受到。希望国内三大响沙的最后一处——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黄河岸边的鸣沙山,能够有传说中的响沙,将来有一天我们去造访时真正感受到。
1992年到包头,是到包钢公差,住在包头市昆都仑区最繁华的钢铁大街与白云鄂博路交叉处的包钢宾馆。给我印象很深的有三点:一是8月上旬的南方还是酷暑难耐的盛夏,包头的气候却凉爽宜人;二是包头的沙漠瓜味道好极了;三是包头的自行车多极了,钢铁大街上上下班时的自行车流蔚为壮观。因为包钢职工大多住在昆都仑河以东的市区,上班在昆都仑河西边的厂区,自行车又是绝大多数人的交通工具;一个有趣的事是,汽车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按红绿灯指示行驶,而自行车却可以堂而皇之的随意闯红灯;一旦自行车闯红灯,汽车必须老老实实的等待自行车过完才能行驶,这一点给我的印象真是太深刻了,至今仍记忆犹新。包钢现在还在骑自行车上下班的职工们,你们还好吗?
1.最新的包钢附近搜狗地图。
2.二十年前的几张响沙湾沙漠照片。个人感觉是与敦煌鸣沙山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3.这里的沙子还是不错的。

总的来说,当时的响沙湾尚在开发的起步阶段,古朴自然,当然开发还不足,因为景区连厕所都还没有。
4.下面是从一位网友处看到的现在的响沙湾的缆车照片,从照片上看,乘客稀少,资源利用不足。
我个人的看法是,景区还是少一点这样的劳什子好。对游客来说,一百来米的沙坡都不爬一下,感受一下爬坡的艰辛与快乐,还来这里干什么?对景区来说,并不那么浩瀚的沙坡,搞个庞然大物大煞风景。假如鸣沙山也搞这么一个大家伙,不知会对月牙泉造成什么影响?但愿没有这样的想法就好!
更加不地道的是,2003年春天从重庆乘轮船游三峡,到鬼城丰都,天不亮就被导游老早叫起来到山下排大队,买缆车票上山,我们足足等了50分钟才坐上缆车,3、5分钟就到了上站,天很快就麻麻亮了,回头一看,原来就小小的一座山,直接爬上来也就10来分钟足够了,要是天亮了再来,谁还肯坐缆车哦!旅行社和景点就是这样增加效益的,按网友们现在的说法,真是坑爹啊!好在三峡很快蓄水,05年我再去时,这个专坑游客的索道消失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