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2018-02-28 17:01:50)
标签:

文化

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赵明

分类: 摄影作品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中山大学,简称“中大”,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位于海珠区内,珠江江畔,旧称中山大学南校区,所在地亦称康乐园,是原岭南大学的校园,康乐园内,有一批建于清末民初的建筑物。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2002年8月,广东省文化厅批准将这批建筑物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华南地区首家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大学校园。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途经园中格兰堂南,有一幢两层高的红色小楼,在秾枝密叶的掩映下显得坚实而有风骨,似乎喻示着主人的品格。相信稍有文化的人见到此楼都不会恝然而去。这座非比寻常的小楼便是中国现代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先生的故居。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一条从小楼门前伸出的笔直的水泥路十分醒目,就像一个寻求意义的破折号,直抵眼前。这个“一”,是一条道路的缩影,一条形而上的学术之路,一条需要坚定前行最终延至深远的精神恒途……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陈寅恪教授一直居于此楼的二楼。《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著作就是在此写就。现里面陈设为陈寅恪居住时的摆设以及所使用的书籍等。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陈寅恪故居,位于广州市新港西路中山大学校区内东北区309号2楼。此楼楼高两层,坐北朝南,为美国麻金墨夫人1911年所捐建。原是岭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葛理佩住宅,其后王季思杨国荣容庚商承祚等知名教授也曾在此居住过。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康乐园内,树影婆娑,鸟语花香,环境十分优美。主要建筑有大钟楼怀士堂永芳堂陈寅恪故居黑石屋马丁堂竹根标本园英东体育馆明代乙丑进士牌坊等等。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1927年1月,鲁迅厦门大学被聘至中大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8月,更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1      926年3月,郭沫若就任文科学长,郁达夫任英国文学系主任。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中山大学新校区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中山大学东校区(大学城)图书馆是东校区标志性建筑,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暨南大学,简称“”暨大(JNU),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最高学府,是中央部属高校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允许“南洋各岛及檀香山、旧金山等处侨民”回南京读书,以“宏教泽而系侨情”。经过筹备,校址被选在南京薛家巷妙相庵。该处地居南京城中央,鼓楼之南,唱经楼之北,西北紧邻金陵大学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早期的暨南学子年龄一般在十三四岁,远离家乡和父母,远涉重洋,负笈祖国,年龄幼小,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加之来到语言习惯和生活环境相当陌生的地方,普遍会难以适应。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因此,学堂采取“家庭学校制”,所有设备,均仿家庭之布置,管理学生,亦按各生之习惯,视其不良者,矫正之。两江总督端方对侨生多方照顾,极为优待,规定侨生除了自备衣物和零用钱外,学费和食宿费一概豁免。每年另外发放冬夏两季制服。学堂还为侨生免费医病。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历史上暨南大学的教师队伍中曾有过马寅初郑振铎梁实秋厉麟似王亚南周谷城钱钟书周建人夏衍许德珩胡愈之严济慈楚图南黄宾虹潘天寿沈从文罗隆基杨汝梅等一大批著名学者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1958年,在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大力扶持下,暨南大学得以重建。陶铸担任了重建后的第一任校长。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再回到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校区依旧的模样。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走进中山,走进暨南(摄影)    第二次来到中大,感觉无比亲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